□程磊磊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新一年的除夕又将到来。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等,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晚,新岁便要开始了。“残腊迎除夕,新春接上元。”除夕,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隆重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喜庆又隆重的节日。
古人为何称这个节日为“除夕”呢?这就要先从“除”“夕”两个字说起。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除,殿陛也。”“殿”就是宫殿的意思,什么是“陛”呢?《说文解字》解释:“升高阶也”,本义指台阶。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解释为:“本为阶之通名,后乃用为殿陛之专称。”由此可知,“除”本义为宫殿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赵王扫除而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其中的“扫除”即是打扫宫殿台阶之意,可引申为清除、清理、更替等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殿谓宫殿,殿陛谓之除,因之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除夕”之“除”的意思也来于此。
再来说“夕”,《说文解字》中云:“夕,莫也。”“莫”即“暮”,“夕”的本义就是傍晚的意思。所以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日即新岁,因此就名为“除夕”。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温病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其中记载:“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也有关于“除夕”二字的记载。
民间还流传着有关除夕的传说。相传“夕”是古时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冬季天寒地冻,食物短缺,“夕”就到村子里面寻找食物,由于“夕”体型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便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老人们想到恶兽可能会怕红布,于是四处挂满了红布条。冬季天寒,大家便在竹林里烧火取暖,村民们把刚砍下的竹节扔进火中,潮湿的竹节遇到燃烧的烈火纷纷爆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夕”听到响声抱头鼠窜。于是人们便在每年的腊月三十燃烧竹节、悬挂红布条,以防“夕”的到来。这就是“除夕”缘起的传说。
晋代以后,除夕的风俗传统开始不断地演变和流传。晋时有了分岁、守岁之俗,为送旧、延年之意。南北朝时,守岁这一习俗就已普遍形成,如“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肴蔌”即鱼肉菜蔬,也就是备鱼肉菜蔬,团聚守岁以迎新年。唐代又增加了庭燎、铜刀刻门等。到了宋代,度岁成为年终大事。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即在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打扫房屋、更换门神、贴春联、祭祀祖先等。明清守岁之风更盛,除了贴对联、吃年夜饭、庭燎等,还增加了许多新名目,如在北方,就有送玉皇、迎灶神、门檐窗台插芝麻秸等习俗。到了近现代,为了增添乐趣,守岁时又增加了下棋、拼七巧板、解九连环、打相思结、猜字谜、掷骰子等娱乐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有关除夕的传统习俗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许多适应现代潮流的新的习俗也在不断产生,这不正契合了除夕辞旧迎新、一元复始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