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兜底老有所依小作家 大梦想拆除危旧房屋治理乱搭乱建从田间地头走到群众心头跟着科技走草莓别样红淇县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武”“东方红”“全能王”助力“双碳”目标医学博士“下乡”助县级医院发展图片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28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3-21

跟着科技走草莓别样红

--草莓种植户刘豫京的逆袭之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魏静敏

从郑州市区出发沿绕城高速向西,行至荥阳市南城村地界,就能看到道路左边一座座白色大棚,一块竖起的大牌子上写着“好吉乐草莓种植园”字样。

3月16日,记者走进好吉乐草莓种植园,见到了正在大棚内忙碌的园主刘豫京。“这是今年引种的越秀草莓,只种了半亩,来尝尝。”刘豫京热情地邀请道。

刘豫京是一个城市农夫,从事草莓生产是半路出家,经过10年摸索,由一名草莓种植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之所以结缘草莓,主要是喜欢吃。”刘豫京坦言,当初虽然不懂技术,但想着种了多年的地,种草莓也没啥难的。就这样,刘豫京稀里糊涂地步入了草莓生产行列。第一年种植很顺利,刘豫京邀请亲朋好友来品尝,大家都夸他种得好。

2012年,刘豫京前往安徽长丰考察并引进了红颜、章姬草莓品种进行试种。当时,由于郑州市场上销售的草莓大多甜度不高,当年12月,红颜、章姬草莓一经上市就备受欢迎、供不应求。“这一季草莓,让我收回了80%的成本。”刘豫京说。

2013年9月,刘豫京继续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孰料因技术不足,草莓苗出现大面积死亡。找不到死苗原因,刘豫京如热锅上的蚂蚁,只能不断地买苗补苗。当年,刘豫京投入生产的几个大棚减产近60%,赔得一塌糊涂。思前想后,刘豫京认为是草莓连作引发土传病害造成的,于是又投入资金对园区进行了土壤消毒作业,继续种植。

2014年9月,刘豫京定植草莓苗刚过2个月,死苗率就达40%,随着时间推移,死苗越来越多。无奈之下,刘豫京请来了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现场调查后才知道是种苗有问题,管理也不行。这一年,刘豫京种的草莓减产65%,再一次摔个大跟头。

经历两次失败后,刘豫京幡然醒悟,重新投入资金,建起了草莓园,开启了科学种植之路。

从品种选择到购买种苗,从种苗定植到后期管理,刘豫京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咨询专家,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渐渐地,在科技力量的助推下,刘豫京的草莓生产效益逐年提高。

2022年,刘豫京种植的草莓虽然采摘期还没结束,但一个大棚就已经收入了5万元:“现在我算是知道了,只有掌握了技术,才会有‘莓’好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