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西平标杆”工厂里“种”出桑黄卫辉市 凝聚社会力量全力防汛备汛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从“新农人”到“兴农人”息县小茴店镇 技能培训提升致富能力图片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16

镇平县

工厂里“种”出桑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卢利红

6月13日,炎炎夏日,位于镇平县河南桑黄科技公司的标准化厂房里,却一片阴凉潮湿。屋顶洒下蒙蒙水雾,氤氲中几万个黄黄的“菌菇棒棒”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层架上,每个袋子外都挂着一片小小的奶黄色“云朵”。

“这就是桑黄。没想到我们第一次试种就成功了。头茬刚刚收获,还在烘干中,这是刚刚长出的第二茬……”公司负责人沙冰兴奋地说。

桑黄又名“桑耳”,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过去,桑黄只能野外采摘,随着中药种植技术进步,国内桑黄种植技术日益成熟。但在河南,桑黄种植还比较少见。

今年32岁的沙冰是南阳人,时尚、干练,原本在南阳市有自己的事业,去年她回到老家镇平县创业,经过多方考察,沙冰选中了桑黄种植。“桑黄附加值高,每公斤价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如果种好了,能带动更多乡亲共同富裕。”沙冰想法很简单。

但事情做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菌类非常娇气,温度、湿度错一点都不行,沙冰选用了要求最高的工厂化、室内层架式栽培模式。湿度、温度有喷淋设备、水冷风机控制;菌包是从湖北、山东等地订购的桑木包。“想对比一下,看看不同菌包、菌种的产量和质量。”沙冰说。

筹备过程的艰辛,沙冰一笑带过。3月份一切就绪,2万多个菌包整齐排列在厂房里,沙冰每天都要来转上好几趟。慢慢地,一朵朵“云朵”钻出菌包,一点点长大,从奶白变嫩黄直到黄褐色……细心呵护下,6月初,第一茬桑黄收获,成功率达98%。

如今,第二茬桑黄已经长出,沙冰充满了信心。“种植一次,收获两茬,产量至少可以达到300公斤。”沙冰告诉记者,“准备进一步摸索总结种植技术,扩大生产,计划选取两个乡做试点,试验大棚种植,争取早日把技术推广给乡亲们,给家乡做点贡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