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咳……”突如其来的咳嗽声像夏天的雨一般急且猛烈,打破了夜间的平静。10个月大的童童此时小脸发紫,父母轻轻拍打他的后背,试图帮他把喉咙里的痰排出来。好在咳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童童重新安静了下来。
这已经是童童开始咳嗽的第20天了,父母的焦虑一天胜过一天。7月3日一大早,童童一家就来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呼吸科,科主任汤昱进行详细问诊以及一系列的补充检查后,确诊童童为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
汤昱向童童父母介绍,类百日咳综合征是由非百日咳杆菌(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临床表现与百日咳相似的病征,其潜伏期为1~2周,早期以低热、轻咳症状为主,随着病程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咳嗽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该病的症状在夜间尤其明显,咳嗽剧烈时婴幼儿面色涨红、呕吐,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类百日咳脑病等症状。
确诊后,医生对症下药,经过10余天的抗感染、雾化吸入治疗,童童好转出院。
借助本报,汤昱提醒家长,当儿童出现明显咳嗽、难以喘气的症状时应引起重视,积极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因为病程长、恢复慢,患儿家属要克服焦虑、急躁心理,护理好患儿配合治疗、尽快康复。
对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汤昱建议加强护理:一、补充水分。由于频繁剧烈咳嗽会消耗大量体力与丧失水分,适当给患儿补充水分,可以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二、拍背排痰,必要时吸痰。拍背时手指屈曲,手背隆起呈空心状,由下至上、由两侧向中间(避开脊柱)有节奏、均匀地叩击患儿背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在患儿咳嗽剧烈、痰液不易咳出时,可遵医嘱给予吸痰,防止痰堵窒息。三、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在看护患儿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睡眠、咳憋次数与持续时间、有无呼吸困难等,及时跟医护人员沟通,便于判断疾病进程与治疗效果。
(本报记者郭培远通讯员万道静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