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要培回乡办厂富乡邻唐河县张店镇 无公害草莓受青睐心系群众办实事 为民解忧获锦旗“生活在新时代,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夏邑县会亭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展现新作为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二马”相助落实加速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助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冯正阳让小山村“另类”崛起“小兵”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纾困解难助企发展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夏邑县车站镇发挥商会优势助农销售蔬菜睢县长岗镇集中社会各界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睢县长岗镇召开工商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会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图片新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桑要培回乡办厂富乡邻
>>  唐河县张店镇 无公害草莓受青睐
>>  心系群众办实事 为民解忧获锦旗
>>  “生活在新时代,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  夏邑县会亭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展现新作为
>>  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二马”相助落实加速
>>  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助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
>>  冯正阳让小山村“另类”崛起
>>  “小兵”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
>>  纾困解难助企发展
>>  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
>>  夏邑县车站镇发挥商会优势助农销售蔬菜
>>  睢县长岗镇集中社会各界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  睢县长岗镇召开工商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座谈会
>>  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  图片新闻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8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1-23

冯正阳让小山村“另类”崛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萌萌

融合、创意,市场已经让产品变得无地域无国界。在淇县太行山深处一座村庄里,牛棚咖啡馆、羊圈西餐厅、猪舍茶吧,这些“草根”与“洋气”的新奇组合,让繁华城市与落后乡村的碰撞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场“乡村游”变革日新月异,成为乡村“另类”崛起之路。

“全村45户,共99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61人,老弱病残居多,如何发展?”这曾是摆在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凉水泉村第一书记冯正阳面前最大的困惑。

2016年,根据上级要求,淇县灵山街道凉水泉村整村易地搬迁,村内房屋大量闲置。2017年3月驻村的冯正阳摸清吃透村情后,决心引进专业团队对闲置院落房屋进行整合利用,以民宿开发“复活”乡村。

“一个破山村有啥可游的?能改造个啥模样?”发展初期,凉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李二高和村民对此表示质疑。

石头房内部经过修缮、装修变成了石光院子、花田木屋、星空果岭、悬崖竹屋等特色民宿,豫北羊肉米饭、山野菜、红薯丸子、皮渣端上了游客的餐桌,牛棚里飘出了咖啡香,羊圈变成了西餐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眼瞅着家里变了个样儿,第一天营业羊肉米饭就卖了200块钱。”想起初次营业时的场景,村民庞海云就忍不住开心,老家的牛棚“神助攻”成了游客竞相拍照的打卡地。

“旅游分个淡旺季,农民增收才是王道。”冯正阳兴致勃勃地介绍说,为了村庄旅游业长久发展,他将闲置空地改成了菜园、朴门农场等农事体验活动区域,沉浸式旅游才能让太行山上“景”卖钱。

脱贫户李贵海凭借果树栽培技术,流转了20余亩土地,逆袭成为村庄致富带头人,又发展成为村党支部委员,成了村民竞相效仿的榜样。

思路一变天地宽。冯正阳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五种方式与村民利益联结,租赁民宅,村集体每年获益33万元;流转土地林地,每年户均收入1.1万元;通过“三员三小”就业,村民当起服务员、公司雇员、群众演员,从事小客栈、小商铺、小餐饮,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参与景区开发建设,村民日均收入120~200元;山核桃、山小米、大红袍花椒等农特产品销售,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22年,村集体收入已经突破90万元。“旅行社+景区+古村落+产业扶贫”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让凉水泉村实现了从“深山旧宅”到“诗与远方”的跨越式发展。

新村和谐,老村变景。冯正阳定期会到搬迁小区雨露社区为70岁以上老人打扫家里卫生、整理家务,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冯书记心里一直装着俺这些老年人,比自己的娃儿还要亲。”11月18日,在雨露社区,独臂老人贾银娥拉着前去看望她的冯正阳,非要将几个红彤彤的大柿子往他兜里装。

搬迁前,想法搞项目,给村民挣钱分钱;搬迁后,定期走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冯书记,我们很满意。”85岁的冯四荣大娘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