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张旭长)11月30日,在平顶山市湛河区稻香路公厕相邻的“爱心驿站”内,环卫人员和几名过往行人边饮着刚接的开水,边用微波炉加热携带的食物。
在湛河区,同时兼顾解决行人“方便”问题,提供日常便利服务的爱心公厕还有不少,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和过往行人切实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热度和温度。
今年以来,湛河区把“公厕改革”作为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大加快旧厕改造、新厕规划投建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常态化卫生保洁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组建专班,落实专人,要求新建公厕与“爱心驿站”一体化规划、建设;对已建成公厕进行合理化改造,增设“爱心驿站”。满足过往行人饮水、临时休息、取暖纳凉、手机充电、饭茶加热等服务。
对于火车站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以及地下排污管道尚未覆盖的近郊区域,湛河区安装了环保型移动公厕驿站,并就近招募志愿者进行管理维护,做到人流量大的区域24小时不关门。
为进一步提升公厕精细化服务水平,湛河区采取“企业管理、政府监管”的运作模式,对全区63座公厕实行了市场化运作。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彰显‘大文明’。”湛河区环卫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金鹏说,“湛河区将全力推进城乡厕所新建、改建工作,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