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中守规矩“骂”中重实效“嵌入式”监督助推春耕生产保障春耕有序推进图片新闻从“有错”到有为容错纠错为干事者担当垃圾清理了村民舒坦了监督促多点发力破解用工“两头难”杞县 述职述廉拧紧“一把手”责任链条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3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20

“骂”中守规矩“骂”中重实效

--灵宝市省级非遗“骂社火”生发的廉政效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在人山人海中,几名反穿羊皮袄的“骂手”,轮番站到大鼓上,手持话筒,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叫骂”对方村的歪风邪气。台下一片叫好喝彩声。

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西常村的“骂社火”活动。

这两个村的“骂社火”,可不是简单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一堂生动活泼的廉政教育课。归纳起来,这个“骂社火”中的“骂”,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骂”中守规矩

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骂社火”传承人樊书生介绍,“骂社火”有三条规矩,一是兴骂不兴当场还。当天只允许一方骂,不管骂得对与错,另一方都不许当场对骂。二是有时间限制。只能在正月十一到十六这六天骂,每个村只准骂三天,一替一天交叉进行。三是骂手要反穿羊皮袄。代表他骂人的时候是牲畜,骂的话不能当真。

古往今来千余年,两个村庄没有一个人因违反这三条规矩而受到处罚,也没有任何人因“骂”而打架斗殴、耽误农时或遭到打击报复。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一个守规矩、有底线的人,只有党员干部带好这个头,率先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社会才能充满正能量。

“骂”中摆事实

“骂社火”的灵魂在于晚场的“夜征叫骂”。“骂手”以朗朗上口的说唱形式,简洁明快、尖锐真切地借古讽今,教化百姓除陋习、行善举,涵养淳朴民风。

“西常村书记干得好,污水流成河,水上能游鹅……”“生智村主任干得好,就是路老修不好!上了坡儿、拐个弯儿,进了东常村烂泥窝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人心,与时俱进的“骂社火”活动,也把针砭本村民生积弊、批评党员干部不良作风当成“骂社火”的主题。

“骂社火”骂事不骂人,通过摆事实的方法,直截了当地把群众看得见的身边人的短揭出来、丑亮出来,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自律意识。

“骂”中重实效

“骂社火”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外,更重要的生存密码是“骂”出了实际效果,“骂”出了平安和谐和稳定,“骂”出了清风正气。

西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建民说,今年正月十三晚上,听到“骂手”骂西常村水渠的事,他半夜没睡着觉。不是生气,而是在翻来覆去地想资金、占地赔偿等具体问题怎么解决。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村“三委”班子成员开会,达成了近期必须修好水渠的共识,然后又找上级协调沟通,现在已拿出了初步方案。

东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海波说,被骂,说明工作有不足。这个骂是促进,是鞭策,也是激励。正是在骂声中,东常村修缮了舞台、建成了文化大院、添置了健身器材,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被骂红了脸、被骂出了汗,聚了民心、正了党风。40多年来,西常村包括现有的58名基层党员干部“零违纪”、1570口人“零上访”;东常村63名基层党员干部20年“零违纪”、2059口人8年“零上访”,两个村庄双双获评“文明村”。

目前,灵宝市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丰富和发展“骂社火”的廉政元素,不断唤醒、激发其中的正能量,促进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服务当地高质量发展。 (李平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