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滨区 碧水清流润城乡和谐水利支撑和美乡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7元镇平县 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卧龙区 奏响发展强音 拼出发展后劲河南农大学子与“头雁”学员共话乡村振兴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博会5月16日举办万株樱花 春日绽放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6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4

洛阳伊滨区 碧水清流润城乡

关键字:城乡,碧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红立

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3月20日,洛阳伊滨区(洛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春意盎然。

“耿沟水厂投资1800多万元、占地2.7亩,彻底解决了李村镇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两万余人的安全吃水问题。”万安山下,伊滨区李村镇耿沟社区,耿沟水厂负责人正在忙碌着。

“现在闻不到一点难闻的气味了!这才是真正的污水治理!”李村镇南宋村59岁的宋铁堆满脸笑容。

宋铁堆的家就在村污水处理站边,前些年建成的污水处理站是“大三格+无动力湿地”模式,虽然解决了全村污水横流的问题,但无动力湿地的气味随着气温升高,带来的异味呛鼻子。

如今,污水处理站是“大三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动力湿地”模式,“大三格”末端加装了一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了排出的水达到国标一级A类水质标准,彻底解决了污水处理站夏天有异味的“病症”。

伊滨区立足伊滨科技城未来发展远景、和美乡村建设愿景,将饮水和污水治理一并推进,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和排水“第一公里”的实践,使全区源头有活水,龙头常有水,地头能浇水,民安如止水。

民以水为先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伊滨区有87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31个、农村社区56个。供排水一体化工程的目标就是56个农村社区。

“供排水一体化是一项保民生、得民心、稳增长的惠民工程,水的问题解决不好,根本无法谈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伊滨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樊灿涛说。

从2021年7月开始,伊滨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守正创新,破解“水困”难题,发动群众参与,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将饮水和污水治理一并推进,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和排水“第一公里”,着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到“地头”的城乡全域覆盖的安全供排水一体化格局。

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共涉及4个镇、56个社区,新建主干管网约125公里,新建水厂3座,新打机井31眼,实现了区域城乡群众从“有水喝”到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和“健康水”。

耿沟社区地势高、沟壑纵横,以前供水靠社区内自备井,“现在好了,水源充足,水压稳定,用水方便又放心!”耿沟社区居民说。

伊滨区长计远虑:在这次农村饮水提升中,邀请设计部门介入,围绕伊滨实施的饮水工程,与将来洛阳市整体地表水管网进行规划设计上的对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做好地表水取代地下水的相关准备。

钱从哪里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截至2023年2月底,伊滨区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涉及的56个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城乡饮水安全有保障、污水达标排放全覆盖。

供排水一体化工程难在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

伊滨区创新融资模式,采用“专项债+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镇、村自筹”的做法,统筹解决资金问题。

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58亿元,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000万元,政策性银行贷款4000万元,镇、村自筹2.43亿元。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伊滨区56个农村社区,供排水工程总投资4.61亿元,每一分钱都用得明明白白,花在了“刀刃”上。

工程谁来建管?

“建得好、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这是供排水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伊滨区由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供水提升工程由区农业水利建设服务中心牵头,区属国有平台国展公司是业主;污水治理工程由区住建局统筹协调;建立“指挥部﹢项目公司+群众监管”运作机制,使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采用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的,村级管网由镇村负责投资建设,出村主管网及场站由区国展公司负责投资建设。

采用“大三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动力湿地”模式处理的,主管网、大三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动力湿地及所需场站建设由国展公司承担。

饮水工程管网、农村污水管网及场站等产权全部划归区国展公司,由区国展公司负责后期管护运营,“喝不上安全水”“生活污水顺路流”的现象在伊滨将一去不复返。

群众主动参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本质是从农民需要出发,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快速推进和成功,关键在于群众主动参与。”樊灿涛介绍说,伊滨区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快速推进的法宝是,每个环节都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主动参与。

群众参与进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了。

供排水施工期间,伊滨区群众主动拆掉自家车库、门口台阶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全力支持供排水工程施工、和美乡村建设,在群众中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群众自觉改厕、改厨,建设三格式化粪池,自己出资将户内污水管网与街道管网连接。

在伊滨的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中,返乡创业的乡贤们出钱出力成为一大“亮点”。

寇店镇舜帝庙社区乡贤周培营,返乡创办食品公司,不仅出资3万元支持乡村建设,还无偿提供叉车等机械参与支持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施工。

乡贤带头,村民合力,群众不仅参与自家、村里的供排水工程建设,伊滨区所有的供排水工程中都建立了“指挥部﹢项目公司+群众监管”运作机制,全程邀请受益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管,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污水一治到底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

供排水一体化的根本任务是治水,关键和核心则在治污。

伊滨区辖4个镇,其中,庞村镇“一马平川”,市政基础条件好,提升工作只需要“接入”“排出”市政管网。难点在浅山丘陵地貌的诸葛镇、李村镇、寇店镇。

结合地域特点,伊滨采取了3种处理模式:

对具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直接处理;南部山区不具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条件的,采用“户内小三格+大三格+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动力湿地”处理模式。

费钱又费力,为何要加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伊滨区乡村振兴办主任张冠军说:“户内小三格+大三格+无动力湿地”处理模式出水水质虽然达标,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通过市场考察、试点推进,全区投资近2000万元,在大三格末端加装上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厌氧池、好氧池、MBR膜池、消毒池”再到人工湿地景观池,实现了排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类标准,排出来的水直接用于农田、绿化灌溉和道路洒水。

伊滨示而为范

一泓泓碧水、一道道清流,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樊灿涛说,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的关键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伊滨区的饮水工程管网、农村污水管网及场站等产权已经全部划归区国展公司,由区国展公司负责后期运营,着力打造原水、供水、污水处理等供排水事务统一有效管理、水资源统一高效调配、水安全统一保质保量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体系。

潺潺清水润城乡,和美乡村入画来。

洛阳伊滨区(洛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探索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统筹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新区。

示范区,示而为范。供排水一体化全覆盖的伊滨,青山绿水美丽图景、幸福民生画卷正徐徐铺陈开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快速变为现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