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把“卢五味”做成“富民方”换驾驶证“只跑一次”培训有实效就业有本领“烹”技学到手致富有门路大棚红薯苗销售旺闲置庭院养牛致富图片新闻甜了游人乐了农民英雄花盛开老区迎客来主动上门服务助力春耕生产民宿经济热乡村环境整治带来大变样郑东新区自贸办抢抓机遇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许农商银行召开文明规范服务提升年活动推进会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8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4

郏县茨芭村

大棚红薯苗销售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王志辉平高见)4月18日,在郏县茨芭镇茨芭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50多名工人在育苗棚内熟练地采摘着红薯幼苗,扎捆、剪根。

“今天上午我摘了80多捆,人家手快的能摘100捆,一捆七毛钱,一天能挣六七十元。”来自附近许洼村的50岁村民许凤娥说。

“这些红薯苗按100棵一捆捆扎整齐,除了当地销售外,直接供应山东的电商公司,由他们在网上销售。”正在检验红薯苗是否合格的大棚承包商叶得安说。

叶得安是郏县白庙乡人,今年春节过后,在茨芭镇政府的邀请下,同合伙人李红亮一起到茨芭镇考察大棚基础设施后,决定在茨芭镇发展红薯育苗。两人常年从事红薯育苗、种植,有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说话间,几个种植大户就拉走了3车红薯苗。

“我们俩共租了52个大棚,全部用来育红薯苗,24个棚供应电商,其余的卖给种植大户。我们2月初开始育苗,4月采摘,一直采到7月,能采六七茬,一棚苗采40万棵以上,每棵电商收购保底价6分钱。7月红薯苗采完后种植哈密瓜、芹菜等,每棚年收益2万元以上。”李红亮说。

据了解,该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由茨芭镇政府利用特色产业奖补资金建设,共有春秋大棚131座,采用“基地+种植大户+农户”模式运营,每棚年租金3000元,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左右,常年带动附近村民务工60人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租户、村民三方受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