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把“卢五味”做成“富民方”换驾驶证“只跑一次”培训有实效就业有本领“烹”技学到手致富有门路大棚红薯苗销售旺闲置庭院养牛致富图片新闻甜了游人乐了农民英雄花盛开老区迎客来主动上门服务助力春耕生产民宿经济热乡村环境整治带来大变样郑东新区自贸办抢抓机遇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许农商银行召开文明规范服务提升年活动推进会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8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4

鲁山县团城乡

民宿经济热乡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杨天增)4月18日,鲁山县团城乡清水河畔,游人如织,嬉戏、垂钓、烧烤、网红打卡等,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逐渐回暖,众多游客选择拥有自然生态风光的团城乡作为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当地的民宿预订情况更加火爆。

“从4月15日开始,‘五一’假期的房间就开始有人预订。我们民宿共有6栋18间房屋,5月1~2日的房间已经全部预订完,剩下的8间房屋应该很快被预订出去。”该乡某民宿老板张总说,他们的民宿是老房改造的自助民宿,每间房每天的价格在300~ 800元。

在清水河流域众多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中,该乡花园沟村是不能错过的。这个小山村依山面河,植被丰富,过去家家户户“靠山吃山”,收入不高。近年来,该村依托鲁山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发展起“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们除了销售农产品外,还可以就近在民宿打工赚钱。

“随着天气转暖,游客来得多了,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光卖野山药就收入4000多元。”该村脱贫户张大孩说,除了山药,这几年他还卖山蘑菇、拳菜等农产品,两口之家年收入2万元以上,家里的砖瓦房也变成了小楼房。

随着以精品民宿为载体的乡村旅游成为新潮流,团城河畔的枣庄村适时推进滨河景观、整村绿化、夜景美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乡村“颜值”;整合闲置土地,村集体以资产入股、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香菇种植、民宿合作经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了集民宿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文创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团城香菇驿站,吸引种植、养殖、运输等经营业主入驻。

“民宿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有效带动村民由较低附加值的农业生产转向中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形成以‘民宿+’带动多业联动、多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团城乡分管文化旅游的负责人肖川川说。

据了解,团城乡现有乡村民宿(农家院)23家、近130个房间,日接待能力360多人,直接带动群众就业600多人,民宿产业俨然成为团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