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6月27日,在鲁山县董周乡小集村村民王跃的芦笋地里,拿把铁锨挖下去约40厘米,两个乳白色的小金蝉就出现在眼前,其中一个已有花生米大小,煞是可爱。
“前些天下了场雨,有人来参观时,一铁锨下去能挖出五六个呢,这几天没下雨,金蝉藏得深了些,不好挖了。这些金蝉是去年下的种,明年就可以出土了。”王跃说。
金蝉是蝉脱壳前的称呼,土语也叫爬叉,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药食两用。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王跃今年40岁,2008年年初开始养殖金蝉,目前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金蝉养殖大户,本报2022年3月1日6版曾以《鲁山县王跃枯树枝上“种”金蝉》为题进行过报道。
“很感谢《河南日报农村版》的报道,上了报纸后,我的名气更大了,去年夏天找我买金蝉卵的农户比以前多了不少,目前正是播撒金蝉苗的季节,这些天几乎天天都有人过来买。”王跃说。
2022年,王跃在新种的5亩芦笋地里播撒了约80万枚金蝉卵,在他看来目前效果不错。据王跃介绍,金蝉不但可以养在各种树下,常见的多年生植物如芦笋、苜蓿草等下面也可以养殖。“按现在的市场行情,除了地面上芦笋的收入外,地下的金蝉一亩地纯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王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