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让党员教育 走“新”更走“心”书记讲党课 铸魂齐奋进党建引领产业兴 辣椒映红致富路健全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机制树立乡村新风尚 点亮文明幸福星蒜苗生产成气候擦亮产业兴旺星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争创生态宜居星临颍县 全面锻造选调生“选育管用”培养链“四个聚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建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幸福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深化农村改革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9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18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深化农村改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陈轶丽何晓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农业强国进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为农业强国建设明确了战略方向,他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改革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一招”,2023年7月,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在坚持这一基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评判标准,不断创新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二是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找准能够促进小农生产与现代化农业对接的连接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章立制、完善运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与农户对接,基于农民需求导向,不断提升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完善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促进土地、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高效流动。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提高建设标准与质量。二是推进种业振兴,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加强育种技术的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研究,完善农业技术和农机设备推广体系,重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冲击。三是健全粮食储备和粮食流通体系,完善政府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调节机制,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完善粮食流通机制,保护粮食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头雁”和核心。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产业、财政、税收、科技等各类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向农村和农业汇集,形成叠加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机制。破除城乡要素市场二元结构,打破城乡间影响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市场化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向农村。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人口流动的户籍障碍,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成本分担机制,创新鼓励城市人才去农村干事创业的利益引导、政策引导和组织引导机制,推动实现城乡间人口人才自由有序流动。二是完善城市反哺农村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和专项债都应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资金需求。三是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元协同投入机制,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资本支持,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动态平衡机制。四是完善县域内加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县域城乡规划一体化,促进县域内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带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能力向农村延伸,率先在县域层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