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增建不负青山不负民李文辉甘当群众贴心人高书旺点滴实事暖民心火纸交融绘丹青火泥成器绽新彩图片新闻新农人种蜜薯老把式收徒一年网销胡辣汤5万余袋图片新闻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33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05

寇增建不负青山不负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李亚珂

鳞次栉比的太阳能板,整齐划一的幢幢新居,层层叠叠的绿意农田……11月20日,走进淅川县盛湾镇养河村,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这幅画卷的执笔人,是淅川县第五高级中学派驻养河村第一书记寇增建。

“养河村位于盛湾镇东南部,全村206户755人,分散居住在5条山沟里,人均耕地不足1亩。”驻村伊始,满怀热情的寇增建暗下决心,要发展产业让养河村换个模样。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寇增建把电话号码制成名片,张贴在村民家中和村里的醒目位置,村民遇到问题一打电话他就到。一家家走下来,一张张名片贴下来,寇增建和村民的关系近了、感情深了。

摸清了村情民情,下一步就是要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村要振兴,还得从种养上找出路。”寇增建说。

那段时间,寇增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多方考察项目、联系企业,最终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魔芋。

说干就干,在寇增建的带领下,养河村流转荒坡地70余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了魔芋种植基地,走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企业提供种植技术,并负责以保底价回收,切实降低了村民的种植风险。”寇增建介绍说,“除去成本,村民种一亩魔芋能赚五六万元。”

此外,寇增建还为养河村引进了吉德杨种植、渔业养殖、莲藕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在他的多方协调下,养河村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了土地质量。

让村民感受最深的,还是寇增建帮他们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寇书记,我的红薯粉条卖不出去,这可咋办!”疫情防控期间,村民王新国的红薯粉条滞销。为了帮王新国销售红薯

粉条,寇增建将直播间搬进了农家小院,他与村干部、村民一起,向“粉丝”详细介绍红薯粉条的特点,累计销售红薯粉条3万余斤。此外,他还积极对接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帮助本村和周边村销售洋葱等农产品8万余斤。

“我们又争取了一批支持资金,计划借助村里的山泉水发展淡水养殖,让群众的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寇增建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