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牛华明心系社区大事小情“舍得书记”算清民生大账发展思路明产业有钱景图片新闻图片新闻43年来,资助1000余名学生80多万元“状元”养驴妙招多生态养鸭效益高订单鞋面加工忙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67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23

陈程伟

订单鞋面加工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

1月18日,在鲁山县梁洼镇北街一处偌大的民宅内,缝纫机的嗒嗒声此起彼伏,20余名工人正在按各自分工制作鞋面。

“别看是个家庭作坊,我们一年能做出20万双鞋面呢。乡亲们在这里干活,时间自由,一个月工资能拿3000元左右。”作坊负责人陈程伟说。

陈程伟今年47岁,以前在洛阳一家鞋厂打工,由于勤奋上进,很快成了一个熟练工。“在外干了10多年,想想也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得照顾,就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陈程伟说。

2018年回到老家后,陈程伟思来想去觉得既然自己熟悉做鞋子的技术,还是干老本行可靠,于是他把家里一楼的大客厅和厢房改造成了一个小作坊,还购置了20多台机器。

“咱们的订单主要以健步鞋、棉鞋等鞋面为主。”陈程伟说,“在洛阳打工时和鞋厂的关系不错,经过联系,人家就把做鞋面这道工序交给了我。做鞋面的原料都是鞋厂裁剪好的,到咱们这里经过10多道工序组合一下,就成了一个完整的鞋面,然后再运回鞋厂,从中赚点加工费。”

由于是家庭作坊,工人也都是附近出不去远门的留守妇女,大伙儿时间上很自由:上午先送孩子上学,再来上班;下午接完孩子放学,如果时间还早,再来干一会儿。中午作坊提供免费午饭。

“这活儿是计件工资,多干多得,我一个月能拿3000来块钱,虽然比在外打工少了点,但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照顾家庭,感觉也挺不错的。”女工杜淑霞一边忙活一边说。

陈程伟说,作坊地方太小,生产数量上不去,下一步他准备再找块合适的场地,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务工赚钱。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