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农商银行组织走访对接乡镇各类客户
春节期间,新野县大大小小的集会一派火热。在热闹的集会活动中,自然少不了新野传承千年的猴艺表演。在猕猴产值较高、国家科研需要等因素叠加影响下,新野县作为“猴艺之乡”,近几年来猕猴养殖市场的前景一片广阔。
2月26日,在该县沙堰镇焦店村利民猕猴养殖场,记者看到养殖场内一只只活泼可爱的猕猴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嬉戏追逐,好不热闹。该养殖场负责人梁航告诉记者,该养殖场成立于2004年,此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了解到情况后,新野农商银行特推出“猕猴贷”帮助他们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申请‘猕猴贷’300万元,用于壮大猕猴产业规模,目前新建猴舍50间,养殖猕猴800余只,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谈及养殖场效益,梁航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新野农商银行率先推行“镇长助理”“村主任助理”工作机制,由乡镇支行行长担任乡(镇)长助理,客户经理担任所在村(社区)村委会主任助理,主抓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谋划,致力于引入经营性思维和配套金融资金支持,“猕猴贷”的出现就得益于此。
新野农商银行沙堰支行行长淮旭表示,沙堰镇历来就有养殖猕猴的传统,在与养殖户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养殖户因资金不足难以扩大养殖规模,便及时与镇党委及村党支部对接,并第一时间上报总行,通过采取“党建+金融”的模式,创新推出“猕猴贷”,帮助养殖户扩大规模,助力特色养殖做大做强。
截至2023年年底,新野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猕猴养殖类贷款3500余万元,惠及20余家养殖个人及企业。
与“猕猴贷”一样,新野农商银行根据不同乡镇产业发展情况量身定制了“黄酒贷”“钢葱贷”等信贷产品。通过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探索“金融+项目”“金融+工业”“金融+旅游”模式,先后向盛津农业等13家企业累计授信1.73亿元,重点支持裕康面业等69家食品企业、合作社、种子公司,持续加大对南津湾桃花源、樊集猕猴产业园、黄酒小镇等项目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创新“党建金融共同体”业务服务模式,闯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牵线、金融企业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新路子。
“我们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始终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全方位对接乡镇各类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新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旭表示。
近年来,新野县按照“党建引领、信用开路、金融惠农、互促共赢”的思路,用好用活全域党建这把“金钥匙”,通过组织联动、人才联育、阵地联融、信用联评、产品联创等形式,着力打造党建金融共同体,探索出了“党建+信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推动党的组织力量与金融的杠杆力量深度融合。同时,把信用村评定同“五星”支部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健全乡村信用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未来,新野县将持续完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助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化解农村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坚定不移走好普惠金融道路,奋力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张双萍李泽栋王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