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龙赵咪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呈现出更强复杂性和更大不确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力量,其就业与创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培养其终身职业规划能力,而且能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加快等导致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加大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和职位需求的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略显不足,暴露出指导资源不够丰富、指导内容与就业市场脱节、指导方式单一等问题,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对此,亟须政府、社会、高校三方共同努力,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结合就业形势特征和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本文总结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深化路径如下。
其一,建立行业动态反馈机制。高校应主动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并在行业内设置咨询委员会,负责定期获取行业最新动态和职位需求信息,并在校内开设行业需求主导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确保指导内容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高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职位需求数据库,收集合作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的最新职位信息,为大学生提供实时职位动态,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定位就业方向和准备就业材料。通过行业动态反馈机制,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能够更及时地反馈市场变化,帮助大学生调整职业规划和目标。
其二,创新指导内容与方法。在内容创新方面,高校应根据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使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高校可以设置面向行业的跨学科课程,比如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管理课程,面向文科学生开设数据分析课程,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校还可以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加入沟通技巧、团队合作、领导力培育、情绪管理等软技能培训,并通过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实际掌握这些技能。在方法创新方面,高校可以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其中,线上教学部分可通过视频课程、在线讨论、网络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线下教学部分可以通过面对面研讨、实地考察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进行。
其三,增强实践指导。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通道,打造基于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例如,校企合作创办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整合高校和企业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办公空间、创业导师、技术支持和法律咨询。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习职位,依据大学生的专业及其兴趣,提供包括研发、市场营销、产品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实习机会,让大学生在实习中锻炼就业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
其四,构建多元合作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多元的就业创业支持。除了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外,高校还可以与当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定期获取和更新就业市场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权威的就业数据和趋势分析。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政府政策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税收优惠、创业资金等创业扶持政策解读,帮助大学生充分享受扶持政策。高校还可以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如与行业协会、认证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专业认证、技能培训等服务。
总之,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挑战下,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需建立利益共同体,加快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模式,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职场动态、激发创业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鲜力量。
(作者赵海龙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赵咪系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