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正当时除草最关键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当一个负责的育苗基地负责人技术落实到位田间管理精细机器挑大梁 种烟不费劲“烟叶+红薯” 致富有新路产业共兴成果共享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1

“老烟筋”李邦峰的增收秘诀

技术落实到位田间管理精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5月15日,在灵宝市五亩乡东庙村西岭头的百亩烟叶示范田里,56岁的烟农李邦峰正忙着给移栽大田的烟苗揭膜培土。

“今年推广的是杯罩移栽新技术,全面完成移栽比往年提前了近两周。”李邦峰看着田间正茁壮生长的烟苗说,庄稼活宜早不宜晚,一定要抢抓节令、紧跟农时。

李邦峰种烟已有30多年时间,是名副其实的“老烟筋”。刚种烟时虽然规模不大,仅有6亩,但他肯学技术、管理精细,收入很稳定。2015

年,通过土地流转,他的种烟面积达到30亩,逐渐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要想收益高,技术是个宝。”总结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李邦峰异常坚定地说道。

2022年10月,豫西烟区遭受严重的霜冻灾害,田间采烤的烟叶损失惨重。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几乎每年都有或轻或重的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烟草部门一直提倡落实好‘3个5’节令节点(3月5日前育苗结束,5月15日前移栽结束,10月5日前采收结束),缩短烟叶田间无效生育期,确保早熟、早采、早烤,避免后期损失。”李邦峰说,要确保所有烟叶在适采期内完全成熟,就必须落实好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

“烟田冬耕深度30厘米以上、复合肥用量每亩控制在25公斤左右、种植密度每亩1100株左右、优化掉下部4~6片不适宜烟叶……正因为我严格按照这些技术要领操作,才保证了烟叶早发快长、适时成熟、及早采收。”李邦峰介绍说,当年他家的烟叶在9月中下旬就全部采收结束,避免了霜冻灾害。

2023年7月,烟叶在关键生长期遭遇持续干旱。“幸亏提前在地里挖了水池,蓄足了水,其间浇了两次。”李邦峰不无骄傲地说,当年,他的30亩烟叶收入19万元,亩均6000余元。

“烟草公司真是未雨绸缪啊!今年,技术员指导我们推行关键期补水技术,在烟田里安装了大水罐,铺设了滴灌设施,今后再也不怕‘卡脖旱’了。”李邦峰指着地头已经蓄满水的白色水罐高兴地说道。

交谈中,李邦峰道出了自己种烟多年的一些心得:第一,品种要优选。品种选好、选对,烟叶质量和收益才有保障。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种的都是烟站推广的优良品种。第二,施肥要精准。根据地块肥力精准配比氮磷钾肥,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加大施肥量,以免烟叶贪青晚熟。第三,防病要趁早。从大田移栽开始加强预防,发现有虫卵就要在第一时间捕杀,不能贻误战机。第四,采烤要及时。采烤期间要多雇人手,加快进度,避免后期灾害侵袭。

“技术落实到位,田间管理精细,今年一定还能增产增收。”李邦峰信心满满地说。 (王小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