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楼村有个“喜折腾”开办农场 致富有“鹿”粮田“新”力量让地多打粮大漆不朽穿越千年一团泥疙瘩捏出大名堂图片新闻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3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1

一团泥疙瘩捏出大名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卢氏农民杨强强传承非遗文化,用泥塑架起交流桥梁,作品赠与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被聘任为“中马文化交流使者”

□本报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张海军

“谢谢,谢谢。真是太好了!”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从卢氏县农民杨强强手中,接过卢氏泥塑作品“袁隆平”“李小龙”时连连夸赞。这是5月13日,中马文化交流活动中出现的感人一幕。

把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赠给罗班松大使的杨强强,今年39岁,家住卢氏县双龙湾镇蚂蚁岭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卢氏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

杨强强自小跟随爷爷学习卢氏泥塑制作技艺,成年后曾在外务工6年。卢氏县双龙湾景区日渐红火后,他就回乡创业,在景区内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售卖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

2020年8月6日上午,正在景区内打扫自家店铺卫生的杨强强,获悉洛河上游突发洪峰,立即通知附近商户撤离。半小时后,洪峰冲进景区,杨强强蹚水过河冲向山上的电源控制器,关闭了电源,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杨强强返回自家店铺途中,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他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附近商户的配合下,成功救出数名落水群众。

杨强强的英勇事迹受到广泛好评,2023年7月,他获评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他和镇政府及爱心企业捐款,设立了“杨强强慈善公益基金”。

杨强强的店铺被洪水冲毁后,为了生计,他的妻子在家照看刚出生的孩子,他则随一家建筑施工队在北京从事墙壁粉刷。

工地的工作十分劳累,但丝毫没有湮灭杨强强的创作热情。他利用夜里时间,加班加点创作泥塑作品,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近段时间,为了赶制赠给罗班松大使的作品,天天干到凌晨一点半。”杨强强说。

5月12日至13日,杨强强受邀在北京出席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馆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暨聘任仪式,被聘任为“中马文化交流使者”。

罗班松大使亲自为杨强强颁发了聘任证书,并把他创作的卢氏泥塑系列作品,列为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馆“一带一路”指定礼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