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场扬场收麦子金色麦浪糙场簸箕与木锨河南人的“中”观天地观众生观自己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4

观天地观众生观自己

--观《赏心不止两三枝》有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赵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迎接定居海外20多年的大学同学的回国,作为东道主的我组织了简单而丰富的活动,相约本地同学一起参观河南博物院,去郑州郊外小院喝茶赏花、观展畅谈。

《赏心不止两三枝》是一群驻扎在郑州郊外30公里的一个村落里的有情怀的艺术家策展的,他们来自雕塑、绘画、盆栽、插花、空间设计、摄影等和自然与美相关的各行各业。他们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租用的小院里,养花种树,喝茶论道,雕刻千里江山,勾勒万里山河,偶尔兴起,就地取材,来一场激情和理想并存、个人和自然无间的自然生态展览。

看,那田地里枯皱的树根和一小堆可爱的多肉组成了初夏动人的复苏;那小树林里零星躺着的树杈被涂上了斑斓的色彩,悬挂在空中自由地摇曳,那光影下折射在墙面上的影子使我第一次对枝丫的丫字有了这么具象的认识,在枝丫环绕下的木雕的摇椅上的人就那么自然地和摇椅的靠背连接在一起。人在草木间,人和自然何曾分开过?

沟壑里的浆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小块的砂岩也是雕刻佛造像的理想载体,看着那一尊尊慈悲而殊胜的佛陀,内心的静谧和安详油然而生。佛陀用他的包容和慈爱关注着众生,也关注着这一群曾身在闹市而今隐逸田园、寻求灵魂栖息的他和他们。

看那幅绘画作品,成群的羊儿踏上归途,漫坡的荒草随风飘动,古朴的石墙整齐矗立,画面的人好像和这乡村的原风景格格不入,这就是这幅画的焦点,你有你的解读,我有我的诠释,你有你的想象,我有我的感受,有的人说前面的大门是通向天堂,有的人说是城市精英在向往田园,有的人说是等待戈多,这也许就是创作者的初衷吧,一图可有千意。

最后一幅最引人瞩目的作品我给它起个名字“被阳光吻过的蓝花布”--这幅作品是一幅蓝色底色的棉布,上面放上村里孩子们不穿的小旧衣服,然后喷洒特殊的溶剂,经过阳光的暴晒,衣服的痕迹呈现不同的白色的轮廓被保留在蓝布底色上,白色晕染的纹理在棉布的纹理中荡漾,就这样成了一幅独一无二的随机的蓝染布。这样特殊工艺的布料据说是按照尺来丈量的。

这个展览很小,但是对于我们长居闹市的人来说确是一次美的历程,更是一次美的旅程。

小院里的梨花落了,月季开了;山沟里的槐花谢了,樱桃红了;夕阳下的一群人来自天涯海角,围桌喝茶,你谈你的艺术过往;我说我的创作历程;偶尔说起曾经都到过的角落瞬间感觉思想原来跨越时空在某

一瞬间相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