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某一区域的乡村振兴来说,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不仅是受益人,也是参与人,是根本力量,是内因,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类帮扶力量是外因。
因此,必须着力构建四大机制,激发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内生动力的实践生成,使他们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主导者。
需求导向机制--精准了解村社和农户需求,激发引导形成合理需要
全面了解村社和农户需求,根据需求不同,将农户进行分类,这既是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所需,也是激发当地内生动力形成的关键与前提。可以依据农户的期望、能力与条件等实际情况,划分出资金需求型、技术需求型、产业需求型、就业需求型、医疗救助型、教育帮扶型等帮扶类型,然后根据需求制定一户一策、一村一案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在制定过程中,针对农户的一定要让农户参与,针对村集体的一定要让村党组织和村委、村民代表参与,不能搞一厢情愿的帮扶方案和自以为是的帮扶措施。否则,农户和村社都只是靠边站,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精神激励机制--重视精神层面的脱贫致富,做到振兴与振志相结合
据观察,在过去脱贫攻坚的征途中,扶贫对象的物质需求在整体需求中占比很高,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随着脱贫向致富发展、向美好生活跃升,群众的精神需求愈发需要受到重视。因而,需要了解村社和农户渴望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具体的物质金钱与精神文化形态需要在他们心目中是如何排位的、如何引导生成科学排位等。只有这些问题切实得到解决,才能强化当地村社和农户发展致富、振兴乡村的信心和干劲,以精神上的脱贫致富涵养当地内生动力的持续生成与发展。
竞争淘汰机制--加强竞争的机制环境建设,催生农户发展致富动力
要实现从被动式的“要我脱贫”向主动性的“我要富裕”进而向自觉性的“我要美好生活”不断转变,实践证明,引进竞争机制和营造竞争环境是一种比较奏效的办法。构建竞争淘汰机制,需推行三种导向机制,即“谁争取谁优先”的竞争导向机制、“优者上劣者汰”的考核导向机制和“谁申请谁受益”的求助导向机制,三者结合,缺一不可。“谁争取谁优先”重在刺激初期内生动力的生成,“优者上劣者汰”侧重内生动力的持续形成,而“谁申请谁受益”则兼顾公平,体现“愿意则不弃”的社会价值理念,能较好避免社会底线救助机制的弊端,从而涵养内生动力得以不断强化。
人才培育机制--着力建设本土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持续兴农主力军
催生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人”是根本。其一,加强本土基层治理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加快“外来人”到“本土人”的角色转化;吸纳那些为人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能人”充实到村级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奋发图强、改变乡村面貌。其二,重视本土中青年兴农技术骨干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中的技术群体和当地产生的大学生、军人、企事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回乡创业就业,影响和带动当地群众致力建设家乡;持续做好发现、培育、选拔当地“能人”工作,逐步实现“自组织化”目标,形成原生内动力。
总之,仅靠外力推动、外源帮扶,不但脱贫成果难以巩固,乡村振兴也会失去应有的着力点。各类帮扶力量一定要注重培育当地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其“造血”功能。只有形成内外融合的动力机制,才能为当地乡村振兴培育长足动力。
【作者系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治理有效视域下粤桂滇黔村民自治实现形式实证研究(2010-2020)”(21XZZ009)、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19JDSZK01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