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闪耀着辩证思维的真理光芒全民健身背景下社区体育锻炼新模式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的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径数智赋能文旅康养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研究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9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01

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的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阚迪辛璐

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精准理念的引导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活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思政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趋势,注重精准管理、精准识别、精准评价等结构性要素,是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三全育人”理念深刻阐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战略,强调在教育的每个环节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培养,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在精准思政视域下,探索其对“三全育人”新局面的赋能机理、价值及路径,是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亲和力的重要举措。

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的逻辑机理

“三全育人”是包括主体、过程与方位要素的系统化育人,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关键点是育人,强调过程性教学,注重全面整体、系统协同的有机统一。在精准思政视域下,思政工作可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思政育人的精准性,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全育人”和精准思政具有高度耦合性,契合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中,“三全育人”为精准思政提供了基本框架,精准思政有助于“三全育人”落地,两者均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此外,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有利于强化思政教育主体要素、过程要素、方位要素的运行,全员对应精准思政主体部分的联通建设,全过程对应精准时间部分的贯通打造,全方位对应精准思政内容部分的融通构建,具体表现为教育主体广泛化、教育评价过程化、教育内容丰富化,以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的价值意蕴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普遍存在内容单一、形势呆板、效果有限等问题。而借助信息技术,精准思政在信息挖掘、获取、处理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及时进行研判和防控,精准制定教育方案。信息技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实现了思政信息的汇总,可保证思政教育数据收集、加工和处理的全时段性。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育效果反馈也具有了全时性,教学评价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不仅见证了教育者的教学过程,也记录了教育对象的学习效果,实现了全方位的整体性评估。

受信息来源渠道及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以往思政教育在“时、效、度”方面有所欠缺,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精准思政将以往的宏观视角转为微观,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捕捉等,结合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生成了新时代学生的多维“画像”,可有效实现精准育人的效果,提升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精准思政不仅强调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重视价值观引导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思政赋能“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是时代诉求的必然选择,要想将精准思政的技术与方法应用于思政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和各环节,可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三个方面,探索精准思政视域下赋能“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

优化育人组织架构,助推全员育人。高校应借助新兴数字技术,积极构建实施精准思政需要的,集教学、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智能化育人体系。首先,应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化思维,持续提升专业能力,确保精准思政的顺利开展。教师可构建以理论教育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积极展开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同时,通过可视化分析结果灵活调整教学重难点和实践教学形式,以便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灵活的内容服务。其次,聘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和技术人员两者专业优势,助力精准思政的有效实施。再次,打通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大育人主体的协同通道,发挥多主体、多渠道育人功效,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健全育人长效体制机制,实现全程育人。针对性是精准思政的核心,也是开展思政活动的关键。在该理念指导下,要求思政活动的研究对象应精准到个体,加强思政教育信息数据化,将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以形成综合性系统。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掌握学生的习惯特点、学习进度等,科学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前进,从而实现思政课程的良性互动。要根据教育对象所需的教育内容设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并实现信息共享,保证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构建精准思政评价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精准思政能够即时分析和动态捕捉信息,对此,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指标要涵盖教育主体、客体、载体等思政教育全过程要素,以生成多层次评价依据,并根据学生在德育活动、美育活动、劳育活动等方面的学习数据得出评价,通过算法形成对学生个人指标和群体指标的总结,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分析。二是教学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估。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对育人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并及时发现问题,以制定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案。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