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若男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这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正确审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回归本原,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建构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艺术教育都有着较早的发展历程。自我国商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出现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即为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艺术;在古希腊时代的学校教育中也涵盖了美育,以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和艺术的女神缪斯来命名。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学生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这和我们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促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回归本原。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分析
首先是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在商业化的渗透和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很多高校认为艺术课程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将公共艺术课程当作可有可无或者休闲与消遣的科目。而对公共艺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高校在教学开展中,缺乏相对的配套政策及资金支持,师资及教学设备难以保证,无形中就削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
其次是高校内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管理机构缺失。很多高校都没有成立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或者虽然成立了类似机构,在管理上却较为松散。另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选择公共艺术课程的初衷竟是这些课程比较好拿到学分,至于学到哪些东西、教学效果如何,则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由于缺乏有效考核及监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则全凭教师个人的努力,使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教材选取上不够科学,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由于教育部未对高校公共艺术教材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很多高校在教材选择中缺乏科学规划,既无法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文需求,也无法带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设置上也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高校都是依据现有的师资力量来开设艺术课程,课程开设科目雷同或者难度较大,无法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参与艺术的积极性。
二、完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对策分析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迫切需求
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是人类情感、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的折射。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艺术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更能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在这个综合性教育的框架下,学生将在公共艺术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培养出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
他们不仅会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更会深入思考作品背后蕴含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在当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融合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通过公共艺术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关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学会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拓宽了艺术领域的边界,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公民参与意识。他们将成为具有艺术家灵魂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为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将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参与社会,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理念
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服务大学生的教育。要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首先需要让他们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从当前很多大学生选修艺术课程大多是从学分考虑需要,转变为主动参与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及自身综合素质的主动行为。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覆盖,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学需要以艺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内容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注重强调艺术文化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要让学生能在基础学科的认知过程中,培养高尚的人格。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当前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吻合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不能以专业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也不能像某些学科一样可以精确量化来衡量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还要摒弃以往那种填鸭式的经验灌输教学,这就对高校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学生为本,从兴趣出发
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兴趣,首先需要明确其学习目标。艺术只有与人分享才能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过程中,应积极创设情景与条件,鼓励每个学生展现自身的优秀艺术品质。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成功体验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艺术与人的发展才能完美融合。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类的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内部的创作展,在分享班级作品的同时不仅可以从中找寻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更可实现学生心灵上的沟通。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各类艺术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这也是符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当学生自身的特长在各类活动中得以展现,他们才能更深地体会艺术在实现自身价值中的作用。以此为契机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践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宗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在高校师资人才的培养及引进过程中,一方面要丰富自身的公共艺术课程,使其更加全面,同时还需考虑本校办学特色、地区差异等因素,注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能力素质考核。艺术的学习永无止境,因此各高校间可以通过组织艺术鉴赏培训等活动,组织其外出学习,参加各类函授课程及艺术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可让公共艺术教师自身的劳动成果得到一定的奖励和肯定,其专业基础得以巩固,无形中又会激发公共艺术教师投身教学的主动性。至于学校内部则可以通过牵线搭桥的形式,积极引导公共艺术教师参加各级艺术协会,在课程教学、科研创新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只有在专业中有所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自我认可,才能让公共艺术教师学有所长、干有所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5.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在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全面需求提升的前提下,就要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实施、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多层面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改进。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找寻经验。以美国为例,其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课程门数多,往往占整个课程的20%~25%,而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学习。我国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开发丰富的、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在总体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首先需从普及开始,在发展中找寻不足,从而找出可以提高的地方。
6.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撰能力
完善的公共艺术教材是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保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组织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专家,在充分调研地区差异、高校差异、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通过强化教材编写的管理制度来明确教材编写的同一目标。通过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来确保教材编写的有序。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有意识地引入当前艺术发展的潮流因素,以此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教材内容要与中小学生和艺术专业学生的使用教材有所区别,加大通识教育、跨学科艺术融合的选择比重,在难度选择中要有所侧重。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大学生早已转化为“数码达人”,艺术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愈发明显。因此,在教材内容选取上还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编写出的教材具备新颖性、实用性,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可持续性。
正因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更应该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扭转对其教育价值的认识,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补充等措施来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这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本文系2024年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SJY-232314)《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公共艺术课教学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