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明
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利用率也有着很大的优化空间。基于此,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经济形式被提出,这一形式有利于我国全方位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促进现有农业结构转型,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我国应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建设和社会参与等措施,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扎实落地。
第一、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财政补贴与法律法规是两个重要政策工具。财政补贴主要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挥作用,如政府给予部分企业、农户高额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农民积极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模式,具体包括有机肥料补贴、生态农药补贴、轮作休耕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轻不断耕作导致的土地退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法律法规则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如制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相关法规,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制定关于绿色农产品的认证条例,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制定关于农业生态保护的法律,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行为进行惩处。
第二、技术创新。这是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手段,在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与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农业企业可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如推广有机肥料与生物农药,推广节水灌溉、生态修复等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会促使农村经济更加环保、健康地发展,能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另外,农户或企业还可引入智能化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智能化管理。如山东寿光蔬菜基地便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在农田中安装多个智能传感器,可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病虫害及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管理者只需通过数据分析便可确定农田灌溉、施肥所需量,为解决病虫害问题、保障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供指导。通过智能化管理,寿光实现了蔬菜生产的科学高效与环保,资源利用率更高,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市场机制。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中,市场机制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一方面,人们可通过品牌建设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如企业在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时,首先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偏好,再进行品牌规划与定位,从而突出品牌的辨识度;其次,企业应通过媒体、网络对农业绿色生产及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展示产品优势,这对提升农业行业的整体形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可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应通过建立明确的市场准入机制来对绿色农产品市场秩序进行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如此可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与市场的公平性,为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四、社会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可为推进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中,通过加强对农民的系统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绿色生产意识,并帮助农民掌握绿色农业生产管理方法与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态污染,推动农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也十分重要,如成立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督组织,由社会组织或公众以巡查、举报的方式,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我国目前致力于打造全国范围内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构建多个耕地土壤质量、农田氮磷流失、农膜残留、秸秆资源利用等国控监测点,用于监督考核全国农业生态环保质量。上述行为可促使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绿色、环保,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格局。
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其建设离不开绿色经济理念的指导,唯有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通过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农业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性保护。与此同时,通过生产更多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参与生态旅游等产业,可以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建设和社会参与等措施,农业经济管理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得以实现。这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未来,我国应持续推动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等不断创新完善,激励农业经济真正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最终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作者系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