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 富民兴村圈李村“蔬”写好“钱”景图片新闻党建赋能 强村富民聚力打造绿色节能工地党建引领 德孝治村开展结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暖心回访激励担当作为集民智 促发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居环境焕新颜强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安全生产突破2500天“轻车壮马”推动基层治理三措并举锻造“鸿雁”队伍“安全反省屋”里学安全选聘富民兴村顾问 助推乡村振兴物业管理全覆盖 基层治理大提升夯实党建基础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鹤山区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村一品 富民兴村
>>  圈李村“蔬”写好“钱”景
>>  图片新闻
>>  党建赋能 强村富民
>>  聚力打造绿色节能工地
>>  党建引领 德孝治村
>>  开展结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  暖心回访激励担当作为
>>  集民智 促发展
>>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居环境焕新颜
>>  强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安全生产突破2500天
>>  “轻车壮马”推动基层治理
>>  三措并举锻造“鸿雁”队伍
>>  “安全反省屋”里学安全
>>  选聘富民兴村顾问 助推乡村振兴
>>  物业管理全覆盖 基层治理大提升
>>  夯实党建基础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  鹤山区召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7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27

一村一品 富民兴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李燕见习记者陈炫羽通讯员宁津瑜王一帆)11月21日,走进民权县北关镇芦楼村冬桃采摘园,浓浓桃香扑鼻而来,一棵棵果树上挂满了饱满的冬桃,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来自绿洲街道的游客李先生对芦楼的冬桃赞不绝口:“冬桃从10月底开始陆续成熟,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专门过来,趁着最佳采摘期买个几十斤,这个时候的冬桃又脆又甜,尝过的亲戚朋友都很喜欢!”

“今年的果子品质、口感也好,糖分都比往年要好得多。俺家种了10亩,每亩地能卖2万多块钱!”采摘园的负责人赵革成一边娴熟地撕开纸袋,一边算起了“增收账”。

“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兴旺星’这一创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打造‘一村一品’品牌,让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北关镇党委书记王斌介绍,与此同时,该镇还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推动一批又一批有学历、有见识、有情怀的新型人才回归乡村,带头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刘店村村民魏明阳便是其中之一。

大学毕业后魏明阳在王公庄画虎村担任讲解员,2021年在镇政府的帮扶下在王公庄村承包土地50余亩,引进了10余种桃子,依托画虎村的人气,他的采摘园游客源源不断。如今,魏明阳还学会了直播卖桃,不仅自己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了周边1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强则县域强。民权县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种植产业,其中莲藕、山药还获得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认证。

程庄镇李堂村有一半以上农户年年种植红薯,全村3000多亩耕地中有2000多亩种植了“西瓜红”红薯,这些年更是把纯红薯粉条卖进了北京。

人和镇西屯村采取“支部+基地+采摘”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带动了300余名群众就业,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民权县的食用菌、葡萄、山药、冬桃、草莓、冬枣等特色产业已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名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