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传海
陶器,是我们数千年华夏文化的重要标志。不论是西安的“半坡史前遗址”、河南三门峡的“仰韶文化”,抑或甘肃“马家窑与齐家文化”、济南的“龙山文化”及洛阳的“二里头文化”等,陶器皆是这些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与铜(铁)器一样,贯穿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个文明史。
一
陶,是由黏性原土制成的泥巴器物,经火烧烤而成。黏土有韧性,遇水可塑,土坯塑器经火烧至约700摄氏度就成陶器。经过先祖们的漫长探索,于是,就有了初期的泥巴钵、盆、罐等。
在之后的漫长日子里,他们发现了泥巴做成的器物,不仅易破易碎、不能盛水,而且遇水即复返泥巴。可能是在某个不经意间,发现被火烧过的灰烬中,一不小心掉入或来不及拿走的泥巴器物,硬度和防水性较先前的纯泥巴器物要好得多。经过反复琢磨和摆弄,最终得出肯定性结论:泥巴器物经火烧烤,比起纯泥巴的器物,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还有阻水性能。于是,民间就有了泥巴烧制的器物--陶!
在这以后,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其不断追求和探索,又经过相当长的岁月,才有了“高级陶器”--瓷器。
瓷,是在陶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添加了特殊材料的泥巴制成的器物,经火烧至1200~1300摄氏度就瓷化,再涂以釉,便成了不吸水、耐腐蚀、瓷实坚硬、经久耐用而美观的瓷器。
制作出的瓷器,不仅有用于生活的缸、坛、盆、盘、碟、碗、罐、茶具及其砖瓦、管道等,也有用于观赏的花瓶、雕塑等,更有后来的电业瓷、化学用瓷等,可谓用途广泛。
陶器和由陶演变而来的瓷器,几乎涉及我们人类的整个生产和生活,并伴随着我们的漫漫长路!
二
瓦,源自于陶,是陶的一种。考古发现,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有瓦的遗存。但数量较少,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等小部分。从陕西扶风召陈遗址中发现,西周中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大约到东周春秋时期,瓦被大量使用。秦汉时期,宫廷、官署的屋顶,大体已全部用青瓦覆盖,墙体也用青砖垒砌。
我想,父老们之所以把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称作“瓦器”,大概一是因为它们具有瓦的本质,或者它们皆脱胎于瓦;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器具,皆是陶瓷的下等产品,几与瓦无异。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烧制瓦干什么用呢?盖屋顶。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其赖以遮风避雨、抵御风寒及其歇息过夜之地,大抵上是从山洞到窑洞,再到房屋。
旧时的瓦都是用泥巴制作的,其工序大致是:将细腻的黏土兑水,反复揉和成筋道的泥巴,而后砌出适当一块,覆于瓦坯筒之上,蘸水反复拍打均匀、瓷实,用竹片(或钢丝)切去上部多余部分,连带瓦坯筒一起提到太阳下空地,收缩并提出瓦坯筒,待圆桶瓦坯近干时,依照里面等分槽逐一掰做四或六弧形瓦片,一定量的瓦坯充分干透,入窑大火烧之,烧透烧熟,封窑洇水即成柴瓦。
以瓦膳房屋,先架设梁、檩、椽,铺笆箔后在其上摊铺泥巴,泥巴之上挨排、压茬儿上瓦片:一行翘儿上,两行对接处覆扣一行。瓦片铺满,衔接无缝,滴水不渗。经久耐用,百年无虑。
以瓦盖房屋,虽然防风,尤其是防雨效果较好,也经久耐用。但由于造价较高,瓦房一直是宫廷、官署及其官商财主等,大家大户的专属。以至于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大农村还把“三转一响”和“三间瓦房过风脊”作为衡量一个家庭贫富和娶媳妇的重要标准与条件。
三
瓦虽如此贵重,但它相对于高官大户使用的陶瓷,又粗贱得多。以至于绝大多数人家,日常使用的器物,都是粗贱的瓦缸、瓦罐、瓦盆,甚至装盛筷子的筷笼、洗脸用的盆子、接盛便溺的罐、壶等都是瓦的。仅有装盛吃水的水缸、装油的罐子和吃饭用的饭碗,也是那种最低劣的陶瓷。
虽然每家每户都有一些生活必备、不可缺少的陶器,但由于历史和家庭经济的局限,每家使用的陶器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这之中,数量较多的就是吃饭的饭碗,但大多也是一人一个。许多家来了客人,甚至都还要到庄里去借用。
我小的时候,和庄里的许多小孩子,吃饭时因饥饿、饭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饭碗摔破了,不仅挨揍,那顿饭也不得再吃了。甚至,许多天都是等别人吃完了,才能再用他们的饭碗去吃饭。直到家里积攒下可以买一只饭碗的钱,大人去到街市赶集,或者等到村子里来了锔碗的手艺人,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两脚钉,把摔破的饭碗锔合好,才能重新正常吃饭。
话虽如此,我与陶瓦的情谊却也一日浓过一日。陶器瓦器不但是我成长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伴随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对于个体,它会陪伴一个人漫长而短暂的一生。直到死去,摔毁最后一个老盆。
陶器瓦器人类伴侣,人类不离不弃,人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