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为何堪称经济学起点?

1776 年,划时代巨著《国富论》发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被确立。

《国富论》的全称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探究》。的确,个人如何致富,国家如何富强,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在这之前,人类的先贤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从未停止过探究。为什么他们的工作就谈不上是经济学呢?为什么只有《国富论》才配得上经济学起点这一无上荣誉呢?

薛兆丰老师的解释是:过去的学问,研究的都是事与愿符的规律,而经济学恰恰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这一范式的转变,始于《国富论》。

举个例子。过去人们认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一旦有坏事发生,把背后的坏人抓住就解决了,这就是典型的事与愿符的逻辑。而真实的社会,显然不是这样的。比如,为了保护穷人的利益,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法:黑心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压低工人报酬,如果由政府立法,将最低工资不停地提高,穷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

经济学不是这么看问题的。制定法律并不意味着画了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冒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结果是,真正找不到工作的穷人,依旧找不到工作;而徘徊在失业边缘的、最需要工作的穷人,则永远的失去了工作。

最低工资法就是典型的事与愿违现象,这些,恰恰是经济学最为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