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苏州市中医院举办了首届科技奖励大会,名誉院长葛惠男在发言中将首届颁奖称为“我们的诺贝尔奖”,表示将继续投身科研事业,造福患者。苏州市卫健委主任谭伟良出席大会并致辞。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苏州市中医医院举办了首届科技奖励大会,一批团队、个人、项目、论文论著受表彰。记者获悉,今年该院将再引进2至3个临床专家团队,为学科发展增能。
近年来,市中医院加强科技创新,在国家级省级课题、国家级科技建设项目、国家级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省市级新技术奖、中医SCI论文等方面,实现突破。医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共发表SCI论文55篇,共主编、出版了专著25部。去年,该院骨伤科专家姜宏、孟祥奇分别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这是该院首次获得该奖项。
目前,该院有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去年,骨伤科、妇二科分别引进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的朱立国团队、江苏省中医院的国医大师夏桂成团队,进一步提升了科室的临床治疗和学术水平。
按照计划,市中医院今年将再引进2至3个临床专家团队。尤其对一些临床水平强而科研能力弱的科室,医院将加大扶持力度。该院院长徐俊华表示,医院将制定一系列的科研激励政策,并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定期选送优秀青年骨干到国内外去研修学习。
作为吴门医派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主阵地,市中医院充分利用“两院一体”优势,依托吴门医派研究院,实现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通过科研课题立项,开展集中攻关,以实现适应现代需求的创新性突破;在开展国家级、省级中医师承工作的同时,还将继续借助吴门医派进修学院,进一步提升医院广大中医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能力,培养造就一批知名的中医药人才。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谭伟良表示,市中医院要把推动科研进步、人才队伍培养工作,放到三大纬度中考量。一是借助现有政策,如对临床医学团队引进、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培训计划、名医工作室制度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把握。二是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中,结合百姓实际需求,加大深度广度积极参与健康苏州系列“531”行动计划。三是根据《苏州市传承发展吴门医派特色实施方案》,进一步弘扬改革精神,在中药制剂研发、学科建设等方面与时俱进。
(朱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