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被侵害现象需引起重视商超查验小票要谨慎打折的连衣裙质量差全国百强商场治理保健品乱象的对策减肥纠纷调解解决吴江区消保委举办“老年消费进社区”活动姑苏区开展放心消费社区行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0-24

个人信息权被侵害现象需引起重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不少市民反映,每天接到无数的骚扰电话。有房产中介卖房,有培训机构课外辅导,有金融服务机构无抵押贷款,有摄影部拍照等等。而且对方完全掌握了房产、子女姓名、年级等情况,甚至有的准妈妈从怀孕建卡之日起就被非法获取了包括婴儿预产期等在内的信息。种种现象说明,个人的相关信息泄露已严重失控。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手段更有隐蔽性。无法辨别是否是骚扰号码,有的纯粹是手机号码,使人误认为是亲戚、朋友或快递人员。也有一些是9字开头的电话,不显示号码所在地。常熟市市场监管部门曾在专项行动中,查处某一房产经纪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Yeastar”系统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收集到的消费者电话导入该系统中进行呼叫,再由公司业务人员监听通话内容。当事人在今年两个月内,利用该系统共呼叫了10万余个电话号码,群众的受害面非常广。

    二,个人信息被用于商业目的。侵犯个人信息者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比较精准,有高度契合性,容易促成交易。如房产中介、金融服务机构,打电话的对象正是最容易有此类交易或消费需要的对象。甚至在教育培训行业,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再拔打电话、实现交易的情况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三,个人信息在同行中再次非法传播。一些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主管人员又频繁新设立同行业机构,个人信息只要通过磁盘、网络很容易被带到新的机构。个人信息一处被获取,随后的骚扰电话纷至沓来。如常熟市市场监管局今年查处的一培训机构,随着人员的流动,将非法获取的12万余条学生信息中的8万余条通过邮箱免费提供给了另一家公司。

    四,群众不堪其扰。消费者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开车时间,都会被打扰。特别是有的培训中介电话,开头就说:“是不是某同学的家长”使接听人误以为是孩子的老师,或者是孩子出了什么状况。因此消费者对此深感烦恼。

    个人信息保护权被侵害现象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权被侵害的现象,应该加强监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对于侵犯个人信息保护权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查处。广大民众要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不随意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遇到不法分子的侵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姚维娅 席循)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