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家住南京鼓楼区的刘先生在“汽车之家”网站上看到一辆二手“福特”汽车,只跑了7.5万公里,出让价7.2万元,他觉得十分划算,便从南京赶到苏州,在高新区二手车交易市场买下这辆车。
谁知“爱车”到手,多次送修仍状况不断。起初,刘先生没太在意,就近找修车店保养维修,不料,在2016年初的一次检修中,修车师傅告诉刘先生,这辆车在他购买之前已经行驶过17.5万公里了。
刘先生顿时觉得被骗了,就于2016年3月以“隐藏捏造二手车合同达到诈骗目的”为由,把出售该车的苏州某旧机动车交易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赔偿损失。可被告公司不承认有故意隐瞒、欺诈的行为,辩解称,对该车里程表可能动过手脚的人很多——可能是原车主为了提高车价,可能是“黄牛”为了提高中介费用,可能是4S店……经过两年多的审理,最终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刘先生的诉求。
想想自己辛苦奔波两年,不但没拿到一分钱赔偿,反而白白搭进500多元的案件受理费,刘先生十分郁闷。同时,一个疑问总是萦绕在他脑际——7.5万公里和17.5万公里,这其中的10万公里究竟去了哪里?他心有不甘。今年11月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江苏省工商局写了一封投诉信,希望有关部门能帮他解开这个谜团。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刘先生的投诉被转到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该局投诉举报处置中心对此投诉十分重视,立即与刘先生电话沟通,并添加他的微信。之后,该局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通过微信、电话向刘先生了解事情经过,并指导他收集证据。与此同时,该局对被诉二手车交易公司进行实地核查,约谈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进行守法诚信经营宣传教育。这使王某逐渐反思认识到,公司确实存在着管理漏洞。工作人员又组织纠纷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还原购车当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刘先生也承认,自己在购车时存在着一定的草率和失误。最终,被诉公司同意对刘先生作出适当补偿,双方握手言和。
两年来纠结的心终于解开,刘先生握着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折腾了两年多没解决的事,想不到你们不到两星期就处理好了,真是雷厉风行,高效服务!”
通过这起投诉,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更加重视对二手车交易的监管,并通过二手车交易平台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关注车辆行驶公里数,并通过购车合同予以明确,约定隐瞒造假的违约责任;同时,特别建议将车辆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里程数和维修状况的测评。
对于二手车经营方,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督促其守法诚信、规范经营;同时建议由苏州市工商局牵头,评定权威的第三方车辆检测鉴定机构,将二手车交易纳入透明、规范的轨道。
(吴 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