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所好转,驱车来到江苏昆山千灯镇,第一件事,就是去顾炎武故居。一想到顾炎武,就想到他那句赫赫有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语意出自顾炎武,而语型则出自梁启超。顾炎武《日知录》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概括为“顾亭林(顾炎武号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和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跨过千灯古老的石板街,眼前就是顾炎武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手书的匾额,整个庭院分为故居宅第、顾家园林、祠堂与墓三个区域。故居宅第和顾家园林曾被当过千灯中学的校园,后来依史恢复修建。
故居宅第陈列着顾炎武先生塑像、手迹、著作、生平事迹和国内外对顾炎武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顾炎武生于400多年前的1613年,生父顾同应,生母何氏。顾家是江南望族,顾家园林很有气势,让人叹为观止。顾园占地30亩,位于故居西南侧,融湖光水色、历史人文为一体,具有江南私家园林风格。里面曲水环绕,有慈母阁、秋山亭、明耻亭、三徐居、松庄、思宜园、颂桔轩等,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顾炎武的精神和生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慈母阁,它是为纪念顾炎武的嗣母王氏而建。
其实,顾炎武出生后就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从襁褓时就由嗣母王氏抚育。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顾炎武从王氏身上得到如同亲生母亲那样的母爱,受她的影响很深。王氏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她不仅注重对顾炎武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重视对顾炎武道德情操的培养。顾家有田四五十亩,但王氏从不私蓄,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资助贫困乡邻,自己和儿子过着相当俭朴的生活,有意用生活的清贫来磨炼顾炎武的意志。她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排忧解难的美德,对幼小的顾炎武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王氏还给顾炎武讲明朝忠臣烈士的故事,鼓励他要有气节有作为。她的言行举止,都在顾炎武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印象。而王氏勤劳、刻苦、好学、自律的品德,则成为顾炎武终生效法的榜样。
顾炎武从9岁起,就开始系统地阅读我国古代历史书籍,如 《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资治通鉴》。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生平著作多部,累计400多卷。
顾炎武是昆山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在他身上,表现出许多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的精神。故居陈列室里有几块标牌,对顾炎武的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的爱国思想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哲学思想是:“非器则道无所寓”;他的伦理思想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他的富民思想是“天下之患,莫大于贫”;他的教育思想是“经世致用,引古筹今”;他的史学思想是“六经皆史,鉴古训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