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我从武钢矿山技校毕业,分配到了大冶矿选矿车间。这个地方对于刚出校门的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有整整半年的时间都在这里实习,跟着师傅们干活、倒班,一起畅谈理想。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冶矿东露天采场还在正常运作,因开采量巨大,皮带运输机的磨损比较严重。损坏的托辊需要及时更换,一根1.2米长的托辊有80多斤,靠人力扛到皮带损坏的地点进行更换。有时路程较远,只能靠我和师兄接力完成。那时候皮带跑矿,一个班清渣几吨是常有的事情。好在班组的年轻人多,大家积极性高,把工作当成一种热爱来干,没有人考虑利益得失。我和其他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当仁不让成为清渣突击队的主力。每次班长一声令下,我们便奋力挥舞着铁锹清除积渣。当皮带附近的渣清完,我们也变成了“泥猴”--露在外面的皮肤因汗水的缘故,沾满了矿粉,只有被口罩遮挡的部位是白的。
2000年,我转岗成为一名化验工。走进新岗位,拿惯了铁锹的我操作起滴定管,不由得心虚、彷徨,好在化验室的师傅们都比较热情,将每个步骤手把手耐心传授。刚开始,我经常因为一个动作要领不达标,要站在操作台上反复练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感觉比扛根80斤的托辊还累。下班回家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化验知识。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日子过得很充实,终于取得化学分析工初级资质。
此后数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冶矿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对内挖潜降本增效、对外积极拓展市场,仅用两年时间便摆脱困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在这个时期,也通过了化学分析工高级技师的考试,走到我职业生涯的最顶端。
我从实习员工一路成长为高级技师,除了坚持信念、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外,我经历的那些年代,何尝不是企业追求质量效益、坚决扭亏脱困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出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五星”矿山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矿产品加工用料来源的广泛化、生产组织的扁平化、成本管控的精细化,对我们化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我希望在退休前,把所学的技能都教给组员们,培养更多技术骨干,为建设安全、绿色、智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矿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