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给钱给技术受灾田里夺丰收一个新奇故事是这样来的图片新闻内乡林果产业绽异彩我省小麦机收率 99.7 %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学以致用 坚决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打造世界一流的育种企业 推进两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三”制优化“减负”育人生态守牢法纪底线拒绝酒驾醉驾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78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14

漯河市实验小学

“三三”制优化“减负”育人生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钮辉申会平

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07家,压减率达91%;“营转非”完成率、资金监管覆盖率均为100%;对2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给予黄牌警告、15家限期整改、2家关停注销……5月18日,漯河市教育局对外公布了一组沉甸甸的“双减”数据。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漯河市坚持“高效、实效、长效”原则,按照全面排查摸底、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三步骤,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通报表扬。

在全面摸排专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漯河市凝聚合力,精准施策,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积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月22日,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常英敏在全市召开的“双减”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上,再次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扛起“双减”工作的整治责任,着力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着力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质量升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按照市里的总体部署,漯河各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从“减负”和“增效”中探索实践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课堂和课后服务体系。

6月6日,记者在漯河市实验小学走访时发现,该校聚焦“5+2”课后服务目标任务,把握学生发展及社会家长根本需求,探索“三三”制度,推动教育教学“从‘智’的传授到‘人’的教育”“从满足课后服务需求到形成学校良好生态”两项转变。

“三个聚焦”重构“轻负高质”育人模式

“教育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面对‘双减’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老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不断学习和发现适合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金点子’。”漯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巩晓燕提及“双减”政策时,首先提到的是“金点子”。

去年至今,从漯河小学校长“转战”到漯河市实验小学任校长的张洁春,已在教育系统摸爬滚打三十余载,对小学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经过近一年落实“双减”政策的探索和实践,他给一线教师们的“金点子”是“三个聚焦”。即:聚焦“高效自主”课堂教学、聚焦“减负提质”作业管理、聚焦“家校共育”教育生态。

聚焦高效自主,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主题教研新范式。学校实施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出彩项目,加强域外、校企合作,拓展教师研修平台建设,组建语文、数学(邀请上海、江苏专家引领)、音乐学科工作室,与郑州“希沃”教育装备总代理合作,建立“希沃名师工作室”。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展示、及时讲评、报告引领、骨干解析”的主题教研模式,引导教师在通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落实课程计划、作业设计等主题教研目标,强化教师能力,推进课堂改革,探索基于追求理解的“问(课前学单:把握学情、引导预习、初识重难点)、研(课中学单:小组合作、研究学习、课堂交流)、绘(课后学单:总结梳理、形成知识系统、绘制思维导图)”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打造高效自主课堂,实现“轻负高质”教学管理目标。

聚焦减负提质,构建基于“五育”融合的作业管理新样态。学校采用“基础作业+特色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做加法,坚持压总量、调结构、提质量、控时间,给予学生足够课余时间选择艺体、科技等课后服务课程,持续加强校园足球运动、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强化“五育”融合,在课后服务中实现“双增”目标,进一步丰富“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文化内涵。

聚焦家校共育,构建基于家校互动的家校合作新生态。学校健全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开展“百名家长进课堂”“百名教师访千家”走访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宣讲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科学理解“双减”,正确面对课后服务,创设共享、共促、共进教育生态,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固根强基。

“三项创新”重构“五育并举”育人机制

当天中午12点,刚在教室吃过午餐的二年级(3)班学生李东翰和往常一样,利用休息时间跑到学校西边的雅趣楼一楼的“红色故事绘”电脑触摸大屏上,翻阅自己喜欢的连环画。

当看到战斗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咬牙一动不动的电子插图时,李东翰用稚嫩的小手将匍匐在火中的英雄周边涂成绿色,“不能让火把叔叔烧疼了!”跃然屏幕上的一个个英雄人物早已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永生。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漯河市实验小学充分利用雅趣楼外墙和一楼大厅空间,建立起“童书经典中的党史”,把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上的重大事件展现出来,并通过“红色故事绘”让孩子们在延时服务中随时可以读到图文并茂的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以达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梦想起航红色故事绘’阵地建设只是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张洁春说,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抓好制度建设、作息时间、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机制重构,推动学校育人机制重建与优化,着力实施“三项创新”。

创新作息时间设计,构建课后服务保障体系。结合校园集中供餐、课后服务的现实需要,学校坚持“优化基础课堂、创新作业设计、强化课程融合、提高实践能力”教育思路,统筹课程资源、师资力量,一张课表将基础学科、午餐管理、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一体化安排,保障高效课堂、阳光午餐、社会需求、课后服务有序开展。

创新课程资源配置,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与漯河市农科院、漯河市食品学院加强合作,加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彰显漯河食品名城特色,研发以食育人综合实践课程、“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探考课程及项目式学习活动、“我的活动我做主”校园创意设计征集实践活动等,有效统合学校、社会、自然等教育资源,设计策划农业体验、食育文化、文化探考、科学实践、创意设计等丰富多彩的学习项目,构建适应课后服务及师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新课程资源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持续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在教师录播教室、创客及信息技术教室、灯光场球建设、学校图书馆建设中加大投入,相继建成了与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融合”相适应、保障新课程资源有效落实的校园基础设施。

创新课程编排方式,构建课后服务学习体系。立足校本课程资源,采取“1+X”方式编排课程(“1”指学科辅导,如经典诵读、思维训练、作业辅导等;“X”指体育艺术、科技创客、项目学习等课程。)在“X”类课程中,学校注重学习方式引领,强化学科融合,努力为学生开辟更多学习的空间。

2022年,漯河市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场地,与漯河市文广旅体育部门合作,在三个年级启动周末足球联赛,彰显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魅力。加强“梦想起航红色故事绘”阵地建设,全面推进红色故事绘本阅读,持续引领师生意识形态;开展融合劳动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叶贴画”“秋天里的数学”“一叶知秋美术鉴赏”、校园美术展等活动,强化“五育”深度融合,赋能学生多元发展。

记者了解到,“双减”之下,漯河市实验小学“5+2”课后服务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最佳契机和理想平台。课后服务使教育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的有效衔接,“金桥”德育实践课程、“雅趣”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相得益彰,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逐步建立。

“我们将持续坚持‘激活思维、灵动生命’育人理念,推进课后服务智慧管理,打造校本课程品牌,创设校园良好育人生态,赋能学生蓬勃灵动成长。”张洁春说,下一步,将深化与郑州“希沃”教育装备总代理合作关系,试用其“信鸽”管理系统,建立基于“信鸽”管理平台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学校教育评价数字化、智慧化建设进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