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业30多年,脚步从未离开过烟田,亲身经历着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也真实感受着烘烤设施的每一次变革带给烟农的诸多喜悦。
灵宝大兴烟叶始于20世纪80年代,烤房清一色的土坯围墙,上置三尺长排湿口,老百姓称之为“老虎大张嘴”式烤房,一座烤房可以满足5亩烟叶的烘烤需求。当时,燃料多以烟秆、柴草为主,每到采烤季节,家家户户烟雾缭绕,烤烟人个个灰头土脸,凭这“扮相”断定他是烟农无疑。
那时,烤烟有三难:
--燃料难。烧煤是好,但得花钱,多数烟农靠平时积攒柴火备下全年烤烟用的燃料。
--烧火难。自一开烤便开始了人不离炕的作业模式,一家一户在自家烟炕边搭个简易窝棚住人,24小时扒火燎炕,侍弄烟火。
--烘烤难。全凭眼观手摸,以烟叶变黄程度来决定火势和湿球温度,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核心技术”。当时能否把烟叶烤黄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入烟草行、吃上烟草这碗饭。
这种烤房持续使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间虽有改进,但仅限于天窗变化和上排湿、下排湿通风环节的改造,仍然没有摆脱农耕模式的烘烤体验,在改善烘烤质量上作用也较为有限。我清楚地记得,每到伏天烟农进入备烤季节,家家晒土坯,请师傅盘火龙,烟草公司则组织各种大型烘烤技术培训会,人山人海的场面经常出现在各个乡镇。
新的烤房革命始于1999年,灵宝烟草行业和当地政府开始大规模建造以热风循环炕为标志的标准化烤房,在诸多方面带给烟农新的体验。
--通过强制循环通风增加烤房容量,先是小密集烤房,再后来变为大密集烤房,使一座烤房的容量从8亩递增到15亩。
--与此同时,烘烤作业引入自动化设备。先是小型自动烘烤仪用在小型烤房,到后来更为智能的烘烤设备普及到大大小小的密集烤房。借助人工智能,烟农再也不用如影随形盯在烤房身边看火烧炕,到了转火升温时刻,会有蜂鸣音提示“主人,开始加煤了”,老百姓称之为“傻瓜炕”。
--这一时期,积极探索新的添煤方式,从煤饼到蜂窝煤,从分次添煤到集中供煤,大大减少了烘烤环节的人工投入。
--供热方式的变革,用锅炉替代火龙,那种因为火龙坍塌或烟叶跌杆造成火灾事故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截至2011年,灵宝烟草行业共投入5200余万元为全市(1996年灵宝撤县设市)3000余户烟农建起了新式烤房。
在这期间,烤房布局不断调整,由一户一炕改为连片建设,小到10座一群,大到20座一片,再到建设烘烤工场,为烘烤专业化提供运行环境。由此也带来烟农队伍新的分工--那些有烘烤专长的人员,专门从事代烤加工业务;种烟有经验的人员,专门从事规模化种植,加上同期推进的专业育苗工场,在农业领域走出了专业化生产新模式,烟区面积稳中有增。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建设生态宜居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时代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烟草行业主动承担起了治理烤烟污染的社会责任。从2015年起,灵宝市率先在种烟大乡建设电加热烤房。积累成熟经验后,2020年全市电烤房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今年7月,灵宝市将有1500余座电烤房投入使用。今后3年内,电烤房覆盖率将达区域面积的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电烤房过程中集合现代通信成果,主动引入物联网技术,坐在家里即可使用手机远程操作控制一个乃至数十个烤房的温湿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现代化烘烤。2021年,灵宝市烟草分公司电烤房建设被灵宝市政府评为“群众最满意十大实事”项目之一。
有数据表明,“电代煤”后,单炕燃料成本从1800元降到800元左右;人工成本从每炕300多元降到不足100元;由于精准控温控湿,烤后黄烟率提升8~10个百分点,亩均提高收益300余元;二氧化碳由有排放降为零排放,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小农作业模式。
在今年市里举行的炕房建设座谈会上,烟农应邀评价近些年来的炕房变革,都纷纷表示有话说。苏村乡宋玉村66岁的杨启超说:“原来种烟难、种烟累,现在有了新式烤房,轻松多了。我再种烟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朱阳镇庄里村47岁的张海潮说:“刚走出校门时老父亲叫我跟他学种烟,光是熬夜烧炕这一项,就受不了,不如外出打工。现在犁地用机械,育苗有工场,炕烟用上了电烤房,好多像我一样的烟二代重新回乡种烟叶了。”
烤房改革也带来了另外的效应,那就是为了适配炕房容量,户均种烟规模都整合到了15亩以上。
(张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