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话振兴鲜桃飘香惹人醉图片新闻图片新闻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香菜“真香”致富路上“葱”满希望强村富民的“葵”花宝典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93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05

新县

种桑养蚕话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通讯员聂建武黄彦宾记者尹小剑见习记者李振阳)盛夏时节,位于新县沙窝镇吴湾村的桑树园内,株株桑树连绵成片,泛出滚滚绿波,桑树枝头,紫红的桑葚簇拥成串,散发出浓郁的果香。

“产叶养蚕,产果增收,桑树浑身都是宝,而且咱当地林地面积广、光度强,也适合发展种桑养蚕,看着这些桑树,日子过得踏实。”7月1日,新县创丝蚕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祖光说。

为鼓励蚕桑产业发展,让当地蚕农敢养蚕、会养蚕、能养蚕,沙窝镇多措并举,出台产业发展奖补办法,针对种桑养蚕进行专项补助,同时,坚持走“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之路,引导企业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规避农民养殖风险,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如今,沙窝全镇除在吴湾村建成占地10余亩的养殖基地外,更是开枝散叶在全镇栽种桑树500余亩,在吴湾、曾畈等4个村建成桑蚕养殖大棚9栋、桑园500亩、桑葚采摘园30余亩,年产值达300万元,仅吴湾村就带动5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蚕桑产业已成沙窝镇群众脱贫增收的“聚宝盆”。

育虾有“稻”,致富有方,沙窝镇不光产业发展有前景,油榨村种粮大户张贞学的“稻虾共养”模式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走进稻田,泥土混杂着水稻清香拂面而来,碧水绿稻掩映间,小龙虾时不时探出头来,泛起阵阵涟漪。

“虾吃昆虫,粪便还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光小龙虾绿色能卖上高价,稻米高产同样也能卖出好价。”张贞学说。

据悉,张贞学与镇合作总社签订合同,流转撂荒田地,以“稻虾共养”的新模式,实现了一田双收,年盈利可达15万余元,同时也带动集体经济组织的社员得到分红,实现共同增收的新局面。

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沙窝全镇人民获益颇多,也间接带火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龙潭瀑布、黑龙潭、宋冲古民居……独特的自然禀赋为沙窝镇朴店村富集了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一条条乡村旅游公路将一座座村落、一个个景点串珠成链,积蓄起开放型发展之势。

据了解,朴店村以“桃花节”为依托,以自然人文景观为核心,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旅项目,同时结合镇域农牧产品,创办成立农家乐53家,年接待游客两万余人,带动户均收入1000~5000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特色产业“钱景广阔”,县域经济“多点开花”。新县在振兴发展中,立足自身实际与自然禀赋,按照“特色农业,文旅结合”发展模式,抢抓县域乡村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狠抓特色典型培育,全面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经济发展上跑出了“加速度”,在乡村振兴中开启了新局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