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涛
锅盖掀开,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锅里煮着一大锅鸡肉,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鸡汤上面的蒸笼里放着六七个油馍,金黄蓬松,冒着热气。
1月16日中午,正阳县袁寨镇付庄村村民孙雪霞拿起勺子,轻搅了一下锅里的鸡汤后,便对着厨房外面喊了一声“开饭”。
夫妻两口,加上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凑在了锅前,孙雪霞一家的午饭正式开吃。
“这样的一顿饭放在过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孙雪霞的丈夫王卫国说,“过年的饭,也不一定有这顿好。”
腊八之后,丈夫和孩子都陆续从外地回家过年,孙雪霞给自己定了一个最基本的任务,一家人每天的饭里必须有肉。
“都累一年了,每天吃点肉,算不上啥;今天中午煮的一只鸡,只占我们家过年储备肉量的一点儿。”孙雪霞说。在她家院子里,一面墙上整整齐齐钉着五颗钢钉,其中三颗钢钉上分别挂着一块猪肉、两条鱼和三只鸡。这些能看见的肉只是过年的“前菜”,在她家的冰箱里,则塞满了重磅年货:60斤猪肉,20多斤羊肉,20多斤牛肉。
孙雪霞算了一笔账,猪肉12元一斤,羊肉38元一斤,牛肉40元一斤,冰箱里的这些肉花了2280元。
“每年买的猪肉都占大头,这些年,牛肉和羊肉也越买越多,吃得越来越好。”孙雪霞说,“反正是有钱没钱,都得过个好年;这些肉肯定能吃到正月十五了,要是不够,还能买。”
冰箱里这些肉的总量和种类,对于1993年时的孙雪霞来说,是不敢想象的。那时她刚结婚不久,婚后第一年过年,只买了3斤猪肉。
吃完饭,孙雪霞和王卫国准备再去街上买点腊肠和腊肉,准备更多的年货。
孙雪霞说:“墙上还有些空闲的钉子,过两天把买来的年货也都挂在上面,给墙上挂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