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向未来全省“渔米”大比拼绿色大米价格高我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10万亩牛棚顶上建“光伏电站”报眼新闻滑县 展销+直播产品销路好栾川县唐家庄村 建起直播间  特产卖得欢营销应成为“新农具”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6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7

营销应成为“新农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雅琳

最近一段时间,省内很多文旅局局长亲自“变装”拍短视频,变着花样为地方旅游“代言”。

局长们“卷”得火热,令不少网友感叹“每天都有一个文旅局局长挂在热搜上”。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文旅公职人员旅游营销观念的一种转变和突破。

旅游资源需要营销,乡村振兴同样需要营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两次提到“营销”这个词。第一句是“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第二句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营销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更应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农具”。

农业的发展,不光要做好前端的种养,更要在节约成本、提高质量、营销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把农产品和乡村产业价值转换成市场价值、消费价值。

以营销推动农村产业振兴,首先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

“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

“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通过不断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产地直配、即食鲜食、中央厨房、社区电商等流通新模式,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并形成一定规模,把特色资源真正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