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富  做第一个“吃梨”的人脱贫户陈淑玲 屋顶养鹌鹑 月入3000元袁昌杰夫妇营销“三变”图片新闻工程师返乡养兔流转土地“种”蚯蚓田间种养直供餐桌“甜蜜事业”造福乡邻图片新闻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01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23

黄明富 做第一个“吃梨”的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黄明富家在息县东岳镇乌庙村,是典型的平原地区,一直种植的是传统作物。他是当地第一个尝试种植梨树的人。

黄明富说,人家都说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我要说,我是“第一个吃梨的人”。□于涛文/图

5月19日中午,在息县东岳镇金泰家庭农场,一排排梨树枝繁叶茂,形如满月的果实套着纸袋,密密匝匝挂满枝头,农场负责人黄明富套完一棵梨树的最后一个果实,准备回家吃饭。

“人家都说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我要说,我是‘第一个吃梨的人’。”黄明富说。

黄明富家在东岳镇乌庙村,是典型的平原地区,作物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黄明富是当地第一个尝试种植梨树的人。

2019年开始决定种梨后,49岁的黄明富毅然放弃建筑工地承包工作,投入150多万元,流转土地230余亩,走上了转型之路。

黄明富说:“我时不时看些新闻,觉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一个机会,就决定做点什么,考察到最后还是决定种梨。”

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做第一个意味着突破。站在梨园内,黄明富无限感慨,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摸索,从种到管再到收,每一步都进行改善,才迎来了如今的枝繁叶茂。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品种问题,种什么品种直接决定了后面的收益。现在你看到的秋月梨,是后来才种的。”黄明富说,“最开始的梨树品种,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就全部砍了,造成损失。”

与一般的梨不同,秋月梨长得更像苹果,个头却比其他梨更大,一个通常在400克以上。这种梨,外皮金黄,果肉乳白色,形同满月,且成熟时间与中秋节相近而得名秋月梨。

黄明富说:“与一般的梨相比,秋月梨更为特殊的还是它的口感。肉质细腻,果核小,可食率95%以上,甜度16,与市面上大部分梨71%的含水量相比,它的汁水更为丰富,含水量达85%以上。”

品种方面解决了,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在梨园管理上的问题。引进滴灌技术、打造Y字形新树种植模式园,黄明富种梨越来越有科技含量。

“使用滴灌后,可充分利用边际土地,节地效益达5%;滴灌通过局部湿润灌溉,田间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可减少施肥、喷药、锄草等作业次数和劳动力投入,节省人力物力。”黄明富说。

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杨健曾去过黄明富的梨园指导,看着最新的“Y”字形种植模式,他说:“这种模式管理起来特别省力,还能减少支出,而且更安全,老黄在这方面已经是专家了。”

管好,更要卖好,有销路才能做大做强。“我以前没去过南方,后来第一次出去找市场,慢慢找到出路,每年梨成熟,他们派车就拉走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黄明富说。

如今,黄明富的梨园,每天都有上百名村民来工作,用工高峰时达600余名。每天一百多元的工钱,让村民在农闲时节也能挣笔钱。

乌庙村党支部书记徐锋说:“老黄干事情永远冲在一线,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像老黄这样的人,给他们服务好,帮他们解决问题,献上一份我们的力量。”

现在,黄明富时不时会跑到全国各地学习梨树的种植管理技术,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了林下养鹅的内容,他决定再做一次“第一个养鹅的人”。

“我已经联系好新蔡那边一个养鹅的了,准备下午就去看看。”他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