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富  做第一个“吃梨”的人脱贫户陈淑玲 屋顶养鹌鹑 月入3000元袁昌杰夫妇营销“三变”图片新闻工程师返乡养兔流转土地“种”蚯蚓田间种养直供餐桌“甜蜜事业”造福乡邻图片新闻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01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23

工程师返乡养兔

年出栏4.7万只种兔、11万只商品兔,纯利润近百万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张丽娟

“马园村有个叶县女婿叫李进园,不但自己养兔子挣了钱,还带动1000多户村民同奔富路。”5月16日,一见到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领,他就给记者讲起了李进园的故事。

今年42岁的李进园,大学毕业后进入昆山一家公司做工程师。结婚生子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他于2008年辞去高薪工作,决定回乡创业。和家人商议后,李进园把家安在了妻子尹秀芳的老家古城街道马园村。

“马园村离市区较近,加上地处平原,比我在山区的老家更适合创业。”李进园说。

“兔子繁殖能力强、饲养周期短、增收见效快,兔肉高蛋白、低脂肪、少胆固醇,符合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饲料也不成问题,我们本地每年产出的大量秸秆可加工成饲料。”查阅大量资料后,李进园决定把‘宝’押在养兔子上。

2008年年底,李进园引进300只兔子,尝试着搞养殖。

让李进园没想到的是:“养兔子比当工程师都难。看着种兔下了一窝窝的幼崽怪喜欢人,可是养着养着就莫名其妙地出现群体死亡。”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李进园北上郑州、南下上海,找专家、寻良方,最后得出结论:问题出在饲料上。

找到原因后,李进园开始琢磨自己配制饲料。根据兔子喜欢吃草本植物的特性,他将饲料中秸秆的占比提高,同时改进秸秆加工设备的除尘技术。

经过不断改良饲料,2013年,李进园发现食用自己配制的饲料,断奶仔兔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掌握饲料配制技术的李进园,在古城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帮助支持下,养兔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他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了一条自动化兔饲料生产线,每天生产成品颗粒饲料80吨以上。

“在脱贫攻坚中,李进园功不可没。”李俊领说,“他通过提供种兔和技术、包销成品兔的方法,带动贫困户养兔致富,在他的帮扶下,10多名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全都如期脱贫。”

采访当天,室外温度已达30多℃,但是在降温水帘的控制下,李进园的养兔大棚里却凉爽如春。上下两层的兔舍内,一只只雪白的兔子或在闭目小憩或在嬉戏玩耍,待产区内,一只只硕大的母兔,安静地躺在产房内,等待着兔宝宝的降临。

“我这四个大棚,年出栏4.7万只种兔和11万只商品兔,纯利润近百万元。”李进园说。

随着李进园在养兔行业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外地的养殖大户纷纷慕名前来学习。

为了让更多人养兔致富,李进园通过“种兔和技术入股+回收商品兔”的模式,先后与尉氏县、西华县、社旗县、息县、虞城县、正阳县、汝南县、泌阳县及驻马店市驿城区等9个县区20多个乡镇1000多个养殖户,联合成立了养殖基地。李进园的公司,用于饲料生产的秸秆每年就需要5700多吨,不但解决了当地秸秆处理的难题,还使当地农民通过卖秸秆每亩增收近300元。

“让更多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抱团养兔,同奔富路,是我给自己定的下一个目标。”李进园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