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董武威马玉娟
5月14日一大早,长葛市坡胡镇西杨村的陈淑玲麻利地走向屋顶,打开养殖房的门,只见一排排养殖笼里挤满了鹌鹑,叽叽喳喳的叫声不绝于耳。
在这个仅50平方米的养殖房里,陈淑玲养了近6000只鹌鹑,每天她都要捡鹌鹑蛋、添饲料、清粪便。
陈淑玲的儿子杨孟超,患有脆骨症,属于二级残疾。2016年,这个两口之家被认定为贫困户。为了让陈淑玲尽快脱贫,又考虑到她不适合外出打工的情况,西杨村党支部和扶贫小组想到了利用庭院养殖鹌鹑。多方考察后,他们帮陈淑玲在自家屋顶上,搭建起了50平方米的养殖房。刚开始时,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都成了陈淑玲养殖路上的拦路虎。
“起步时候,真是特别难。没钱,买不来鹌鹑苗。”陈淑玲说。
为了养好鹌鹑,陈淑玲省吃俭用,并在村党支部和扶贫小组的帮助下贷了款。养殖过程中,她勤于向同行、向专家请教,认真学习养殖技术。就这样,陈淑玲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脱了贫。
如今,陈淑玲养殖的鹌鹑,从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6000只,日产蛋35公斤。产量多的时候,她就把鹌鹑蛋做成变蛋,延长存放时间、增加销售种类,月收入达3000多元。除零售外,陈淑玲还往周边超市、乡村饭店送鹌鹑蛋。
为了扩大销量,陈淑玲跟着会修手机、懂网络的儿子学起了拍视频,通过网络推介销售鹌鹑蛋。这也给她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色彩。
养殖鹌鹑让陈淑玲的日子越过越好,她的笑容也越来越甜。在她心里,最重要的除了儿子,还有帮助她的村干部和帮扶人员。她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们--主动加入村里的巾帼志愿队,帮助其他困难家庭。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儿子开个手机修理店,让儿子成个家,俺娘俩齐心协力,多挣点儿钱,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陈淑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