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亮聂海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法治理念,同城乡社区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为引领城乡社区善治、乘势而上推进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乡社区治理需要注重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要注重处理好城乡社区善治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契合关系,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滋润、内化、践行等强大功能,对人的心灵滋养和道德建构发挥基础性引领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二是要注重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乡社区善治良性互动关系,为城乡社区善治提供驱力并形成新的治理模式,为个人、家庭、宗族和城乡社区提供聚力和治理力量。三是要注重处理好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乡社区善治互动效能的关系,以较低成本实现居民“三感”目标,高效率推进社区治理进程,实现社区稳定和善治。处理好以上三对关系,是高质量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关键抓手,是建构现代城乡社区治理的“三治融合”良好模式的基本着力点。实践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城乡社区“三治融合”治理的灵魂,有助于减少治理成本、消弭治理障碍;更有助于消解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乡社区潜在冲突,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充分发挥“三治”融合的城乡治理模式的良好功效,需要全面地、系统地进行科学的路径设计:
--重塑城乡社区治理生态。以“三治”体系为基础,构建党委、政府、市场、居民、社会组织和新乡贤为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法律制度、村规民约、社区管理制度和环境为约束,数据赋能为支撑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推进“社区再造”,亦即构建元素间相互支撑、关键信息精准共享、多元主体共治的包容性治理生态体系。
--探索实践社区精细化治理新范式。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社区展馆,重视资治并教化居民和家庭群体向上向善、邻里和睦共处,培育和谐友善、开放包容的社区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织密织细社区治理网络,柔性实现社区“治未病”管理,做细门洞(村民小组)小网络、做实楼栋(自然村)中网络、做强社区(行政村)大网络。
--强化以街道(乡镇)为地域的城乡社区协同治理。同一区域社区具有文化同质性、信息互通性的特性,通过资源协同、关键主体协同、社区规章制度协同,使不同社区治理效果产生外溢和渗透正效应,促进“社区微脑”协同发展。优化同一区域社区治理资源的配置结构,按照保证底线需求、储备极限需求供给能力、社区间协同互助的原则配置种类和数量满足需求的治理资源,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
--建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未来社区”。“未来社区”是在更高层次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区,其建设应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中心,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维度,以睦邻友好、文化认同的社区关系为伦理道德根基。“未来社区”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应搭建好整体骨架和组成结构,精准设置整体标准和分结构标准,依据需求的急缓程度和技术的支撑度有序推进。
--设置城乡社区常态化治理向非常态化治理转换机制。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微单元-城乡社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常态下稳定的社区治理模式不再适应变化情境需求,非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走向前台。实现常态化到非常态化的平稳转换是新情势下社区维持和谐治理的关键,基于治理机构、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文化等多重维度,程序化模拟社区未来可能面临的重大事件及其治理需求场景。
--探索家、校、社区一体化协同治理模式。以学生、家长和社区管理人员为主体,建立家、校、社区互动机制、典型案例互鉴机制、主体互换环境沉浸式体验机制,推动“三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以共同体文化理念为精神驱动力,制定不同治理环境下核心内容相同、执行有一定差异化的治理规范,使主体迁移至不同环境中亦能自觉遵守新环境的治理规则,由此实现家、校和社区治理的无缝衔接。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乡社区治理融合的高度契合性,施以政策引导和外力推动,以促进二者的共振性和黏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旨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政策,制度性设计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制度化将“德治”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国家层面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规范,省级层面制定特色化的“两创”政策实施条例,市县层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三个自我”和“四个民主”融入规则,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村规民约、社区规范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共振;夯实社区善治人才基础、升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城乡社区治理平台和手段,推进智慧化社区建设;多层面考评城乡社区“德治”成效,高层次全面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化功能。
(作者简介:周广亮,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聂海杰,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