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食物观的郑州都市圈城市食物韧性实践河南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加快健全促进河南平台经济 健康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 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创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1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02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以来,其理念引领不断增强,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国际化合作办学不断深化,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带一路”高速发展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对满足多方主体利益诉求、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以产定教

丰富“一带一路”区域产教合作模式

统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丰富中外教育合作模式,以产定教,实现高等教育订单式培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实施“一企一中心”工程,围绕高校学科知识链,对接产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等共建高教培训平台,在各地市建立校地合作中心并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定期发布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创新项目,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定期发布中心对相关专业学生的需求榜,根据校企合作课题研究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拔研究生进入培训中心,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融入企业先进技术与产品研发的链条中。突破传统模式的封闭式培养、固定式学科界限、单一式教育传承等不利影响,做到教学科研协同、产业教育协同、导师团队协同,促进高校培养链与前沿知识链、科技创新链、产业发展链的无缝衔接。

以教促产

拓展“一带一路”区域产教合作领域

优化“一带一路”产教合作布局,拓展产教合作领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教育合作不仅仅是教育的单一化交流,同时还是统筹教育、技术、产业、人文等的综合化发展,能够促进中外教育合作新模式、新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宽教育合作领域,优化“一带一路”布局,增强中外教育合作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质量,提升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

一方面,高校要以学科发展主体方向、前沿领域及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强强联合,依托校内一流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实行“双基地-双导师”制,行业专家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封闭瓶颈。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区域企业作为需求方,应该在拟定人才需求清单等方面,总结形成经验,尤其是在推动人才需求数量批量化、描述人才技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有效建议,为培养机构更好地把握人才需求“画像”提供指引。

统筹规划

完善“一带一路”区域产教合作机制

积极开展乃至主导“一带一路”区域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硬实力的有效体现。完善区域产教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要包含相应的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产教融合各方利益主体应享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监督制度是指构建监督机制,确保多方主体的权利得以保障,义务和责任得以落实。例如,在制定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运行制度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高校要不断优化与细化各项政策法规,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为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和企业之间是否按照既定的协议进行落实,政府相关部门的各项职责是否承接到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的职责是否明确、制度是否高效等。据此,各方利益主体要厘清产教融合的价值内涵及协同理路,加强沟通协作,形成育人合力。

本质上讲,产教融合与高等教育在战略、利益、制度等维度具有一致性。二者协同合作不仅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有助于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一带一路”为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带来新机遇,高校深度开展教产融合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开拓创新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促进区域产教融合的产生、发展、制订、实施和完善。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本文系202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状况与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IA230427)的研究成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