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燕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培育学生思政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思政教师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其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将会有效推动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增强,对思政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育是推动思政育人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而教育家精神系统阐释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养和品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有着积极引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思政教育的蓬勃发展,思政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帮助学生进行思政学习、辅助思政工作贯彻落实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完善思政课程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从整体上看,思政教师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不呈正比,兼具创新精神、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科研水平的思政教师数量较少,少数思政教师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老旧且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大大降低。对此,必须将教育家精神作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以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将其打造为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中坚力量。
其一,树立高尚师德,争做育人榜样。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两个维度看,思政教师作为帮助学生提升思政素养的主体,既要言传,也要身教,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成为距离学生最近的思政模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处处透露出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忱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不发布极端言论,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在为社会建设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为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优质榜样。
其二,保持勤学笃行,提升育人能力。从“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维度看,思政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跟教育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全面增强教育工作的胜任力和创新力。一方面,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一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实用价值的了解,增强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定期阅读重要时政新闻、国家颁布的政策文件等,从中汲取营养智慧。另一方面,坚持以研促教的教育理念,开展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科研工作,不断探寻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渠道、新模式,以丰厚的学术成果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化发展。
其三,强化职业责任,牢记育人使命。从“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两个维度看,思政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高质量、创新化、多样化的教学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将现实案例融入其中来辅助思政教学,选择小组讨论法、翻转课堂法、情景模拟法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方法,将群体化、说教式教学转变为个性化、启发式教学。抓住学生网络时代原住民的群体特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将网络空间纳入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
其四,坚持以文化人,彰显育人特色。从“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维度看,思政教师应重视优秀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方面,具备全球视野和博大胸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利用电影、动漫、音乐、书籍等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有效增强思政课程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系统性认识到中国厚重的文化历史、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积极的文化发展活力,主动投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作者系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教育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TIF(塔福)域理论的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融资模式研究》(SGH21Y016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