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立许金安王栋兵
5月1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豫西分院(以下简称豫西分院)组织多科室专家团队及医疗卫生服务志愿者,按照每月下乡巡诊惯例,由省派专家带队,来到洛宁县马店镇开展“健康洛宁行大医献爱心”义诊,让偏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七山二塬一分川”的洛宁距洛阳市80多公里、距郑州市220余公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医疗资源薄弱县。破解偏远山区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推进公共服务下基层,洛宁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努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元,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也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洛宁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张丽芳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023年10月10日,洛宁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豫西分院成立。7个月来,医院提质增效,医疗技术、管理质量、服务理念悄然改变。
提高了技术
推动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今年1月初,豫西分院泌尿外科在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王灵点主任的指导下,经历5个小时20分钟,成功完成了洛宁首例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
专家为患者李某实施了膀胱、前列腺、精囊腺全切和淋巴清扫、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五项手术。
这是豫西分院开诊后,山区群众从中受益的一个缩影。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豫西分院执行院长杜涛说,省人民医院选派11名专家常驻洛宁,还配齐了20人的后备专家团随时增援,专家均为医学硕士以上毕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
省人民医院托管后,豫西分院泌尿外科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肾癌根治+静脉癌栓取出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输尿管癌根治术等二十余例。而之前,洛宁当地不能施行这样的手术。
专家支援,如虎添翼。去年年底,豫西分院肿瘤中心、麻醉疼痛中心、重症监护中心顺利通过省评验收。
张丽芳说,以前找不出病因的现在能确诊了,治不好的现在能治了,需要外转的现在留住了。
数据显示,2023年医院门诊比2022年增长6万人次。数字无言,却是群众信赖度、满意度最好的证明。
提升了口碑
推动服务跨越城乡差别
洛宁县人民医院1951年创建,位于县城中心,占地2.78万余平方米,床位500余张,原是二级甲等医院。
2020年3月,在洛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该院新院区开建。
3年多时间之后,一座现代化的新医院拔地而起,总投资6.78亿元,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病床1000张,是洛宁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医疗民生工程。
202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三喜盈门”:3月份通过三级医院认证、7月份顺利迁入新院区、10月份成立豫西分院。
5月7日,立夏不久的洛宁室外温度飙升到28℃,但豫西分院各座楼寓已开启凉爽模式。时间倒回到3年前,不少科室还是靠风扇度夏。
“一切以病人为重”“医护多跑腿,患者少跑路”,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栋兵介绍说,新老院区相距3.5公里,搬迁后老院区还保留了4个科室,医院开通了免费摆渡班车,每天8趟对开,以方便患者和家属。
方便了患者
双向转诊突破区域限制
2023年11月9日,王范回族镇的姚某抱着出生42天的女儿前来例行体检。医生发现,婴儿脸部发黄,最后确诊是胆道闭锁、胆汁淤积症。
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新生儿疾病,患儿胆道系统狭窄、闭锁,若不能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腹水、肝功能衰竭,进而引发肝性脑病,甚至死亡。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卫芳介绍说,这种疾病的最佳手术期为出生后的第6~8周,一旦错过,患儿肝脏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豫西分院不能施行这样的手术,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姚某抱着女儿直接上转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杨卫芳说,托管后,不但患者有“医靠”,医院、医生也有了坚强的后盾。
“托管托出‘医’片新天地!”洛宁县人民医院院长范存锋说,目前,豫西分院的3个转诊通道分别为省人民医院(0371)96195服务平台、豫西分院双向转诊办公室、运送危重症患者的豫西分院急救中心,能够做到及时上转,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必要的救治;承接好下转,减轻患者负担,方便患者就医。
“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重点专科,培养造就一支技术精、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一揽子强管理、促创新、保安全的制度体系,让豫西分院成为辐射豫西的区域医学中心,共同为山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谈到洛宁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进行托管的初衷,河南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宁县委书记王淑霞说,豫西分院的成立是落实国家深化医疗改革精神、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省级专家以精湛医术和良好医风,有效带动了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