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聚焦”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美育视角下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融合发展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之思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探究网络时代的刑法挑战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3

以“四个聚焦”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祝丽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取得了伟大成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伟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聚焦核心产业建设、聚焦协作效能提升、聚焦资源整合效应、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要聚焦核心产业建设。第一,要“引”“培”建设团队。在乡村整体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从外部引入和内部培育双向构筑乡村建设团队,通过注入市场因素和社会活力来加强农业、商业、文旅产业的紧密结合,推动乡村业态融合发展,并积极从文化内涵、业态、生活场景等层面合力打造村庄核心产业。第二,要培育新型业态。从当地的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入手,拓展产业种类、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培育具有消费潜力的农商旅项目,特别是要对接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将消费热点转化为具有本地特色的经营项目,培育高辨识度的新型业态。第三,要擦亮特色品牌。通过对现有的土地、山丘、池塘、茶园、闲置农房等资源的优化整合,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形成凸显村庄辨识度的品牌产品和品牌形象。同时,要做好品牌的转化利用,使乡村经济发展摆脱单纯依赖农田流转、房屋出租和厂房租赁收入等传统增收方式,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要聚焦协作效能提升。第一,要增强部门协同。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整合涉及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和项目规划,科学制定建设任务,协调好部门间的牵头与配合关系,通盘考虑,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第二,要加强政村企合作。坚持“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则,综合运用沟通协调和互利共赢机制,形成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和乡村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来实现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第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的实绩考核制度,构建更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形成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考量和测评机制,并给予乡村振兴建设主管干部一定的容错空间,鼓励他们勇于担当、敢于尝试。

三要聚焦资源整合效应。第一,要强化科学投入。坚持农业农村公共预算投入保障优先地位,发挥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政府、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联动机制,提高项目建设的资金边际效益和使用绩效,形成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格局。第二,要强调需求导向。重点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强化村庄连片开发建设理念,全面提升村庄的“颜值”“气质”和“产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多样化需求,营造共建、共有、共享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村民。第三,要做好示范引领。精品村、先进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要借鉴它们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努力发挥精品村、先进村的示范作用,有效引领和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也要挖掘村庄特有的优势,精心设计好载体,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激发乡村的内在动力。

四要聚焦共同富裕目标。第一,要探索合作模式。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探索村“两委”组织带动的集体性专业合作社,形成村“两委”带动、村民参与和村集体参股共同经营的一种村级集体性合作模式,引导农民将个人资源、技术、资金等入股集体性专业合作社,促进村集体与村民的有机结合,提升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第二,要加强数字引领。完善数字经济基础,在培育具有引领性和带动性较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加入数字元素,推动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引领乡村的数字化改革。农民不仅可以通过数字信息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变化,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将产品信息、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等传播出去,在扩大乡村影响力的同时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三,要强化规范和激励机制。强化制度规范,制定村级资产管理办法,并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的发挥,重视集体经济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增收惠及村民。同时,也要强化激励机制,探索集体经济增收激励金等做法,激发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的主动性。

(作者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教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