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祥马恺阳
产业兴旺是走上致富之路的必要途径,是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则乡村旺。近年来,叶县坚持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按照“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叶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巩固粮食产量、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巩固强化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一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产粮大县,叶县坚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量、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了高标准农田+经营模式创新、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高标准农田+乡村旅游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叶县模式。在全县120万亩耕地中,累计建设完成92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沟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预计2025年将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二是持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叶县按照稳定粮食、彰显特色、提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扶持资金引导,重点对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蔬菜(辣椒、大青菜、韭菜)、食用菌、艾草、白芍等特色种植进行扶持。在此政策导向下,叶县已累计调整种植结构51万亩,任店镇的韭菜、廉村镇的辣椒、常村镇的艾草、龙泉乡的食用菌、马庄回族乡的牛羊养殖及牛羊肉加工等产业已形成规模、创出品牌。
二、扎实开展农村工业招商引资
第二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辅助力量。相比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抗灾能力和稳定性更强。在此契机下,叶县高度重视农村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强化农村第二产业发展,将返乡创业作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打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劳动密集型项目入驻。一是在全市率先启动乡镇返乡创业园建设,以龙泉返乡创业园为示范引领,洪庄杨鞋业、常村中草药、任店韭菜、夏李伞业、保安旅游业为试点先行,其余乡镇同步启动,高质量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推进要素集聚、政策集成、服务集合,吸引农民工等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深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为实现产业振兴的孵化提供良好条件。其中,龙泉乡以返乡创业园为中心,打造优质发展平台,吸引河南圣蒂思木业等16家企业入驻,相关产业链带动1.2万人就业,室内门产量占全省份额的60%以上,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二是将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县财政投资,采取“政府+村级集体经济+扶贫企业+农户”模式,集中联建或逐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累计在全县建成91处,鼓励各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企业、工厂入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基本全部投入运转,主要涉及服装加工、电子产品、中草药加工等10多个产业类别,洪庄杨镇的鞋帽加工、田庄乡的电子元件加工、龙泉乡龙泉村安踏世佳鞋业、权印村箱包厂、牛杜庄村砂轮厂等项目效果显著。
三、深化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第三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叶县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模式,将乡村旅游开发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贯通起来,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农耕文化、生态水系等文旅元素一体融入,积极实施乡村游“十百千”工程。一是大力推行“农业+旅游”模式,依托高标准农田在助推种植结构优化、有力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统筹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技艺、研学基地等要素,依托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开发田园观光、亲子研学、休闲游乐、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等旅游项目,发展田园游、农耕游。其中,仙台镇将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农业生态公园,以旅游的理念将水、田、路、树、村一体打造,增添游玩、观赏美景元素,借力高标准农田做乡愁文章。西马庄村以高标准农田为背景,设立农耕文化馆、绘画研习馆等。二是积极推行“种植+旅游”模式,依托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将特色产业种植向乡村旅游延伸,全力打造集生产、生态、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其中,打造出一批特色产业旅游节活动,推动“农业+旅游+文化”全面融合与升级,包括辛店镇常派庄村“桃花节”“仙桃采摘节”、九龙街道典庄村“草莓文化节”、任店镇月庄村“韭菜花节”、保安镇杨令庄村“油菜花节”以及夏李乡下马村“桑果采摘文化节”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