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生态美”支撑“西峡实践”坚持农民参与激发内生动力“西峡经验”具有理论价值方法论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根本所在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有机结合让“千万工程”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西峡经验”为全省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59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1

方法论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根本所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雷明

方法论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根本所在。这是我对西峡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感想。学习“千万工程”关键在哪?还是在于方法论,在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小切口大突破,其精髓在于持续改革、创新推动,其核心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大写的“人”和一个和谐美丽的家。西峡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抓住了根本,把握了精髓,始终围绕核心。

西峡从特色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两个小切口入手,坚持绿色为本、产业为基,坚持党建引领,县乡村三级联动,发挥特色优势,创新地走出了一条片区联动、组团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山区“千万工程”的新路子,走出了“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富乡村的“西峡实践”。

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西峡的创新实践最大的突出特点,是始终围绕农民增收(一个大写的“人”)和绿色生态建设(一个和谐美丽的家),聚焦特色产业,突出制度创新,联动发力,创新三大联动协同模式:

一是片区联动协同模式,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突出片区理念,找准发展路子,特别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同优化片区发展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二是产业联动协同模式。聚焦“菌果药旅”深山区乡村四大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融合,加速产业升级,产业联动发展,共建共创,共促乡村发展。三是乡村多主体联动共建协同模式。通过组建乡村共建联合社,集聚乡村各方力量,形成乡村多主体、全主体、组团式携手共建和美乡村的发展模式。

从西峡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方法论,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持续改进农民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家园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一步推进“西峡实践”走深走实,不断迭代升级?可以在以下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产城互助,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增强产乡、产村互助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产乡、产村互助。第二,不断强化和升级乡村全员协同共建模式,无论是在生产生活方面,还是在社会治理、社会关系处理方面,打造协同共建共治模式,对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建立利益连接的长效机制。以农民为核心,农民始终是推进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的关键,要把广大农户有效、有力、有机地融入乡村发展的网络中,让他们成为发展网络中的一个有机节点。第四,将生态家园、和美乡村建设等和“双碳”目标有机结合,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富乡村赋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