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生态美”支撑“西峡实践”坚持农民参与激发内生动力“西峡经验”具有理论价值方法论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根本所在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有机结合让“千万工程”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西峡经验”为全省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59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1

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有机结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食品经济管理系主任王志刚

西峡在学用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了很好的学习、领会和贯彻,形成了“西峡模式”或者叫“西峡经验”,在这个层面上都是值得评价的。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要说以下几点:

第一,2023年全国一产在GDP当中的占比是7.1%、二产占比38.3%、三产占比55%。从河南省的情况来看,2023年河南省一产在GDP中的占比是9.7%,比全国一产的占比高出2.6个百分点;二产占比42%,比全国二产的占比高出大约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49%。西峡作为一个有49万人的山区县,三产占比和河南整体平均水平差不多。但西峡县80%的农户致力发展“菌果药旅”四大核心产业,占比很高。可以看出,“西峡模式”是一种生产驱动型的模式,以生产为核心,发展农产品或者中药材。西峡当地干部队伍建设稳定、相互协作,同时晋升机制非常明确,这种晋升机制有利于促进乡村建设。建好干部队伍,一心抓产业发展,整治商贸、营商环境,有利于做深做实产业发展。特别是刚才谈到的全产业链实行链长制这样的做法值得推荐。同时,西峡的组团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浙江的抱团整个就是链条式,最初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出发点,逐渐向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等这些方面拓展,整个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西峡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二者在众多维度层面上是不完全一致的。究竟在哪儿有所不同,哪些是共同点,哪些是河南的特色,各个维度都要进行比对,突出“西峡模式”典型的特色。

第二,建议用一些最简单的SWOT分析,在突出优点的同时,摆出缺点和现实问题,以及发展中有哪些矛盾,这样便于今后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任何发展模式都离不开成本收益分析,要做一些基本的投入产出评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提质升级、降本增效。分析降本增效降了多少,有什么样的长进和个性化的优势。另外,要更加突出“西峡模式”在生产、生活、生态这些建设层面上有哪些特殊性,以表格形式展现出来。

第三,探索“政府+市场+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就是民间的非政府组织,要相信农民的主动性,要以农民为主体,这种主体地位是必须确定的。我们强调“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在这里我再加一个“有力社区”。在西峡、在河南能不能有这种小小的创新,我想是需要的。

第四,村庄是有内生机制的,要分析其内部投入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外部资金投入过大,那么对当地农民就不见得是好的。“西峡模式”是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兼收并蓄的还是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要总结经验出来,更加有利于乡村建设,更加有利于乡村振兴。

第五,西峡乡村振兴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应该回过头来考虑资源禀赋的有限性,客观分析技术升级的难易程度,考虑制度建设的不足和缺失,考虑文化传承的临时性等,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来就把“前一任”推翻了,更重要的是整个制度层面、机制体制的建设。

第六,美学思想要和乡村建设很好地有机结合,采取一种农民积极参与的方式,无论是在场地的设置上、农村街道的设计上,还是在各种各样的标志物的设计上,把美学思想和西峡和美乡村建设结合在一起,让乡村更加和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