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咱河南建成中医药强省大力打造河南乡村设计品牌加大对“国际农都”建设支持力度提升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能力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大年初一要在大棚里面过祭灶火烧“手慢无”守正创新推动廉洁家风建设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16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15

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吴向辉

1月5日,走进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镇明达村的草莓种植基地,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大棚内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的果子,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在一垄垄草莓田间忙着采摘顾客刚下单的草莓,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孙抓子娴熟地在垄间选摘着草莓,“村里的草莓大棚有30多座,平时有20人左右在这里进行管理,在这儿每月能收入4000多块钱,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孙抓子说。如今,明达村将绿色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中原大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小产业做出了大文章。

近十年来,我省依托资源禀赋、市场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肉、蛋、奶、蔬菜、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

河南特色产业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柘城县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演绎了从“中国三樱椒之乡”到“中国辣椒之都”的传奇。形成了集新品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仓储贸易、会展经济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格局,目前,柘城县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年产干椒12万吨,年交易量突破70万吨、交易额100亿元。

当前,我省大批特色农业产业完成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跨入绿色化、品质化周期。

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已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1个,创建总面积达到1526万亩,标志着占全省13%的耕地、16%的基本农田、20%的高标准农田将实现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持续转变,我省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生鲜、冷链等供应链高效完善。

在食品名城漯河,有以双汇等为代表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有以卫龙食品、南街村集团等为代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有以可口可乐、统一等为代表的饮料产业集群……漯河已形成涵盖肉类、面制品、果蔬、饮料和休闲食品五大行业1000多个品类的食品产业集群。

不仅是漯河,我省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三链同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行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44家,营业收入约1.7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基于原材料、交通区位、劳动力等优势,我省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贡献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年来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了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跨越三部曲。

如今,河南正以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调整种养结构,持续深挖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加工业为核心引领延链聚链,以品牌建设带动价值提升,以平台载体建设融链强链,加快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