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气管镜机器人临床研究数据出炉“中原名医工作室”落户哈密一医一档驾照式计分监管到人中度体力活动 最有助于长寿长期霸屏 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抗炎饮食 能降低患痴呆症概率别把脑膜炎当感冒五个习惯伤害心脏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3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10

国内首个气管镜机器人临床研究数据出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郭培远通讯员胡晓军)9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参与的一项临床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气管镜机器人取样诊断肺结节水平如何,有了临床数据。

首个国内临床研究数据

这项研究的名称为“形状传感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在周围肺结节取样中的应用”中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该研究是由上海胸科医院发起,全国3家中心参与的临床研究。在近两年时间内,研究人员纳入90名患者,应用形状传感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为患者进行肺结节取样诊断,并长期随访,观察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

入组患者中,六成以上肺结节分布在肺外周1/3处,这是传统技术难以到达的位置。而应用气管镜机器人操作,所有病例均成功到达病灶,获取活检样本。

经6个月随访,总体诊断率为87.8%,恶性诊断灵敏度为87.7%。即使在≤2厘米肺结节大小的亚组中,诊断率也达85.7%。在安全性方面,仅有1例无须置管的气胸发生,未有任何需要干预的出血发生。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入组的30例患者中,6个月随访的总体诊断率为93.3%,未记录到气胸或明显出血病例。上述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支气管和介入肺病学杂志》上,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群成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张晓菊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张晓菊介绍,这是支气管

镜机器人控制系统在中国的首个临床研究数据。

推动肺癌早诊早治

这项研究有怎样的临床意义呢?张群成介绍,肺癌是癌症的“头号杀手”,早期发现可显著改善预后。早期肺癌一般始于肺结节,但一些结节,尤其是靠近肺外周的结节,常规的气管镜可能无法做出正确决断。

形状传感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是一种用于肺部微创诊疗的机器人平台,主要用于肺结节活检。它利用精密的机械臂控制直径3.5毫米的超细导管,可向所有方向180°弯曲。和传统技术相比,它能丝滑进到人体更深的肺部气道,医生仅需操作控制台上的轨迹球和滚轮,即可轻松控制导管运动,实现精确导航与活检,对肺癌早诊早治有重大意义。

让肺结节诊疗更精准更舒适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介入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培训基地,拥有荧光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锥体束CT、全肺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在国内率先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肺活检、机器人支气管镜诊断肺结节以及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肺癌等技术。

新的研究成果将助力气管镜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经气道诊疗水平,让肺结节诊疗更精准、更舒适。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