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咨询“最多问一次”
作者:郑建钢 观看: 361       赞:

近日,为鼓励各地各部门、单位认真回应群众诉求,浙江省宁波市依据《网络民生诉求事项办理工作办法》对回复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因回复错误、答非所问、相关承诺未兑现、把办理进程以及转交下辖单位或本单位其他岗位办理作为“已回复”、公布的咨询电话无人接听或回复“不知道”等原因被群众吐槽或媒体曝光的,将分别扣除2分或5分。

对群众诉求进行回复,质量不高、推诿扯皮、不好好回复等现象确实不少。今年上半年,宁波市相关部门与单位因回复问题共计被扣380分。即使全部按照最严厉的扣5分计算,也有70多个问题没有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回复。

认真回应群众诉求很难吗?其实不难。很多问题并不复杂,有些甚至只是基本咨询。比如,附近地块建造的是安置房吗?如果是,会安置哪些村的村民?认真回复这些这些问题,对于政府服务人员来说既是举手之劳,也是理所应当。如若置之不理、含糊其辞、甚至答非所问,设置网络留言这样的沟通渠道意义何在?

究其原因,可能是政府服务人员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咨询电话无人接听,接听后答复“不知道”,甚至发给群众网址让群众自己找答案……本应为群众提供方便,却给自己行了方便,自己“省事”了,却让群众更“费事”了,违背服务群众的初衷。

还可能是由于政府服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欠缺,导致答非所问、洋相百出。比如,有群众在网上咨询某地今年实施的区及以上重点工程有哪几个,回复是共有7个。沟通能力欠缺,业务水平不足,致使对话不在一个“频道”,徒增群众烦恼,何谈服务群众?

如今,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已经蔚然成风,群众咨询能否做到“最多问一次”,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让群众“最多问一次”就能满意而归,还需政府机关服务人员改掉“衙门作风”,提高政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练就一身“问不倒”“一口清”的基本功,认认真真、清清楚楚地答复群众关切,应当成为政府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